亚洲中出在线播放p,嫖妓国产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隔壁老王,91天仙tv国产福利精品

    <s id="d9td6"></s>

    馬鞍山市名勝古跡

    馬鞍山市

    翠螺山
    在馬鞍山市西南7公里。面臨長江。海拔131米,周5公里,山上松翠欲滴,山形酷似蝸牛,故名翠螺山。唐詩人李白有詩描繪“絕璧臨巨川,連峰勢相向。亂石流濮間,回波自成浪。但驚群木秀,莫測精靈狀。更聽猿夜啼,憂心醉江上。”

    李白衣冠冢
    在馬鞍山市翠螺山腰。?;们嗍瘔酒觯呒s2米,前有白色大理石碑,鐫刻“唐大詩人李白衣冠冢?!毕鄠骼畎拙谱硖皆履缢?,衣冠落入江中,漁民撈起,安葬當(dāng)涂采石鎮(zhèn)(今屬馬鞍山市)古神霄宮,后遷此。唐白居易《李白墓》詩,有“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敝?/p>
    采石磯
    在馬鞍山市區(qū)西南7公里翠螺山麓、長江東岸。原名牛渚磯,相傳古時有金牛出渚而得名,又因此處產(chǎn)五彩石,南朝宋始見“采石磯”之名。與南京燕子磯、岳陽城陵磯統(tǒng)稱長江三磯。磯懸崖峭壁,兀立江流,遙對天門山,萬里長江一瀉而下,因受天門山夾江對峙所阻,水流至此,更為湍急,唐詩人李白《橫江詞》云:“海神來過惡風(fēng)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毙蝿蓦U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宋虞允文在此大敗金兵。李白、梅堯臣、沈括、陸游、文天祥等名人都曾來此漫游憩足,留下大量的詩、賦、題、詠。

    太白樓
    在馬鞍山市采石磯。又稱謫仙樓、太白祠、青蓮祠。在馬鞍山市采石磯。是后人紀(jì)念唐詩人李白而建造的宏大樓閣。李白晚年寄寓當(dāng)涂,曾多次來漫游,寫詩作詞。樓始建于唐元和年間(806-820),宋、元、明、清,幾次毀于兵火,今樓為清光緒年間(1875-1908)建筑。依山而建,前后3進(jìn),左右回廊,青石臺階,拾級而上。主樓3層。登樓遠(yuǎn)眺,千里江流,盡收眼底。

    廣濟(jì)寺
    在馬鞍山市采石磯公園太白樓西側(cè)。始建于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為江南名剎。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重建,改名廣濟(jì)院,元末毀于兵火。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修時改現(xiàn)名。因寺地處采石磯頭,面臨大江,歷來為文人雅士盛游之地,宋詩人梅堯臣有詩述寺之境曰:“船從山下過,直上見僧軒。系纜登采石,緣崖到寺門。短籬遮竹瀁,危路踏松根。卻看蒼江底,帆歸煙外昏?!爆F(xiàn)寺僅存后殿和觀音閣,寺內(nèi)有古老名井,曰“赤烏井”。

    捉月臺
    在馬鞍山市采石磯。臺嵌于蔥郁陡峭絕壁間,十分險峻。傳說李白醉酒即從此臺跳江捉月,故名。游人常登臨臺上詠詩品題。

    朱然墓
    在馬鞍山市雨山鄉(xiāng)安民村馬治崗。朱然(182-249),出身東吳豪族。少年時即與孫權(quán)結(jié)為好友,屢建戰(zhàn)功。墓為1984年文物普查中發(fā)現(xiàn),后經(jīng)文物考古部門發(fā)掘,出土漆器、木器、銅器、瓷器、陶器等珍貴文物140余件,以及大量錢幣。所出漆器品種繁多。

    (東吳)朱然墓漆盒畫,1984年馬鞍山市安民村朱然墓出土蜀郡造漆器之一。

    當(dāng)涂縣
    黃山塔
    在當(dāng)涂縣城北2.5公里、黃山鄉(xiāng)黃山頂端。始建于南朝宋武帝時。五層八角,塔檐呈蓮瓣狀,高26米。每層有拱門4個。塔中空,難從內(nèi)攀緣。塔的結(jié)構(gòu)多為宋代遺跡。

    石門
    在當(dāng)涂縣城東30公里橫望山中。傳南朝梁陶弘景煉丹于此。李白與好友道士吳筠曾住這里,并留下“欲知悵別心易苦,向暮春風(fēng)楊柳絲。”的《下途歸石門故居》詩。為李白在皖南一大游蹤遺跡。

    濟(jì)美坊
    在當(dāng)涂縣東南40公里、湖陽鄉(xiāng)大邢村。為旌表當(dāng)?shù)厝诵汐懠捌渥有羡?、邢址而立的牌坊建筑。邢珣?462-1532),明弘治六年(1493年)進(jìn)士,助王守仁平宸濠之叛,有功。其子邢埴、邢址,為官亦均以清操聞世。牌坊四柱三樓,高約10米,闊約4.5米,通體以青石構(gòu)成。

    金柱塔
    在當(dāng)涂縣城西2.5公里姑溪河入長江口處。八角七層,高約33米。內(nèi)壁有石刻浮雕。有石階可上。據(jù)清《當(dāng)涂縣志》: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民間掘土,得宋時藏金一窖,縣令章嘉禎以其金購民田為塔基壘土成阜,不到一年建成此塔,初名鐵淋,不久改今名,含有“非金而有金助,非柱而有柱形”之意。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并建一堂一亭于塔下。登臨塔頂,可觀賞大江東去、采石磯與天門山對峙雄姿的壯麗景色。

    東梁山
    在當(dāng)涂縣城西南15公里長江南岸。海拔84米,與和縣西梁山隔江對峙,合稱天門山。山臨江而立,陡峭險峻。清時曾筑有炮臺、城壘。

    李白墓
    在當(dāng)涂縣青山(又名謝公山)西麓。唐上元二年 (761年) 李白由金陵(今南京)第七次游當(dāng)涂,依其族叔、當(dāng)涂縣令李陽冰,次年因腐脅疾卒于當(dāng)涂,初葬于龍山東麓。與龍山隔河相望的青山,李白甚慕之,并在這里營宅以居。唐元和未年,李白好友范倫之子、宣歙觀察使范傳正,訪得李白兩孫女,知李白臨終志在青山,遂將墓遷于此,并親撰碑文立《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于墓前。墓建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后屢有修葺。墓冢高1.25米,直徑7.8米。墓旁建李白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