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網
廈門市地方特產
- 廈門文昌魚
- 該地形成文昌魚的漁業(yè),始于唐代,為世界獨有。每年8月至次年4月為捕撈季節(jié)。文昌魚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及多種無機鹽和碘質。
- 廈門花生酥
- 原名貢糖,亦稱酥糖。以質地酥松,香甜可口,入口溶散而著稱。除作飲茶小吃外,并充面點夾心。
- 廈門青津果
- 系以橄欖為原料,配以珍貴中藥加工而成。產品色澤呈赤暗或黃暗色,條瓣狀,形態(tài)完整,表面干燥,稍帶白霜,果肉柔嫩稍脆,先咸后甜,余味綿長,有原果風味與中藥芳香。具有解郁、消脹、生津、止吐等功效。
- 廈門超級醬油
- 原名金標醬油。系選用東北上等黃豆、面粉為原料,按傳統(tǒng)方法釀成。已有80余年生產歷史。
- 廈門珠繡
- 系以玻璃珠、電光膠片為原料,運用多種工藝手法,于不同面料上繡成各種絢麗多彩的淺浮雕式圖案。產品以珠繡拖鞋為主。白日絢麗多彩,晚間熠熠發(fā)光,光彩悅目。其制作工藝精細考究。
- 廈門漆線雕
- 為用漆線于坯體上進行裝飾的工藝美術品。其制作,先用樟木或陶瓷等材料制成坯體;另以細陶粉、油漆、顏料等配制成漆料,質地細膩,軟硬適度。以繞、貼、粘等技法,在坯體上堆砌成各種花紋,其層次清晰,線條流暢,豐滿活潑,立體感強。產品有座屏、掛屏、仿古器皿等。該工藝已有200余年歷史。
- 廈門魚皮花生
- 以皮薄、酥脆、微咸而甜,具有濃郁的花生香味而著稱。已有200余年生產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