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網(wǎng)
鷹潭市人物
-
桂永清(1900-1954)
- 江西貴溪縣鷹潭鎮(zhèn)(今鷹潭市)樓底桂家村人。國民黨一級上將。農民出身。黃埔軍校第一期。是何應欽一手培植起來的得力干將,曾任第三十一旅少將旅長?!皬团d社”中央干事。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1933年任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總隊長?!拔靼彩伦儭焙?,率部攻占渭南,受到蔣的嘉勉。后任特使,前往英國參加英王加冕大典。1938年任“戰(zhàn)時干部訓練團”教育長。1946年任海軍總司令。1949年去臺灣。被任為“總統(tǒng)府”二級上將參謀長、一級上將參謀總長。
-
許幾
- 北宋信州貴溪人。第進士,調高安、樂平主簿。歷知南陵縣,開封府推官,太仆卿、戶部侍郎等。有吏才,善理政,四入戶部至尚書。以治染院事失實,知婺州。坐事貶永州團練副使,安置袁州。遇赦,復中大夫,卒。
-
張正常
- 漢張道陵四十二世孫。世居貴溪龍虎山。元賜號天師,洪武初,改“正一嗣教真人”。
-
張宇初(?-1410)
- 正常子,曾受道法于長春真人劉淵然。嗣父封。永樂中卒。
-
張元吉
- 正常曾孫。賜號“沖虛守素昭祖崇法安恬樂靜玄同大真人”。憲宗立,加號“體元悟法淵默靜虛闡道弘法妙應大真人”。作惡多端,論死。成化時,坐獄二年,發(fā)配肅州,不久釋放為庶人。
-
高明
- 貴溪人。景泰二年(1451)進士。授御史。累升為大理寺丞。以法律判罪,數(shù)辯不實之獄案。巡按河南、畿輔,匯總諸道章奏,帝稱其有才能。憲宗立,任南京右僉都御史。推薦郎中孫瓊、陳鴻漸、梅倫、何宜、主事宋瑛,皆端方廉潔之士。成化三年(1467)討平揚州鹽寇。以法沒收內官所賣私鹽,鹽政大治。十四年巡撫福建,討平上杭盜,分置永定縣。病歸。
-
夏言(1482-1548)
- 貴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官行人,兵科給事中。世宗嗣位,上疏請帝親耕南郊,皇親蠶北郊,為天下倡耕養(yǎng)織,并請帝后分祀天地。自是蒙帝眷注。去諫官未滿一年而封禮部尚書,參與機務。有才,縱橫辨博,人莫能屈。十五年(1536年),任武英殿大學士,旋為首輔。因遭嚴嵩銜恨,二十一年,被排擠去官。二十四年,重被起用。次年,因贊決陜西總督曾銑收復河套事,遭嚴嵩誣陷,罷官歸。復被攻擊納銑賄賂金,交關為奸利,與曾銑同時被殺,棄市。嵩敗,復官,謚文愍。
-
徐九思
- 貴溪人。為明朝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五世臣。一生官職不高,但剛正廉潔,愛民如子。嘉靖中,授句容知縣。為治驪赤貧務寬厚,而御豪門大族特嚴。節(jié)公費,修道路。遷工部主事,歷郎中。治理張秋河道,筑減水橋于沙灣,遂為永利。遂以老致仕。年八十五,卒。
-
邵元節(jié)
- 貴溪人。龍虎山上清宮道士。從師范文泰、李伯芳、黃太初。世宗好鬼神事,征元節(jié)入京,專司禱祀。封為“清微妙濟守靜修真凝元衍范志默秉誠致一真人”,統(tǒng)轄朝天、顯靈、靈濟三宮,總領道教。卒,贈少師。
-
黃維(1904-1989)
- 貴溪縣人。國民黨陸軍中將。曾任蔣的嫡系部隊第十八軍軍長、第十二兵團司令官等要職。在淮海戰(zhàn)役中,被人民解放軍俘虜。1975年12月獲特赦后,安置在全國政協(xié)當文史專員,后被選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常務委員。
-
桂萼
- 安仁(今江西余江)人。正德六年(1511)進士。授丹徒知縣。性剛使氣,屢頂撞上官。嘉靖初,由成安知縣遷南京刑部主事。與張璁同疏請稱孝宗曰皇伯考,興獻帝曰皇考,迎合帝意,由是受帝知特深,驟然提升至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yún)C務。他所論奏,《帝王心學論》、《皇極論》、《易復卦》、《禮月令》及進《禹貢圖》、《輿地圖說》,皆有裨益于君德時政。然性猜忌狠毒,好排斥異已,所以不能為大臣所容。言官交章彈劾,帝亦逐漸懷疑。遂致仕。卒于家,贈太傅。
-
鄒韜奮(1895-1944)
- 原名鄒恩潤。江西余江人。1921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1926年2月主編《生活》周刊,后長期從事新聞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從事救亡活動,不久出國赴歐美等國采訪、考察。1935年回國創(chuàng)辦《大眾生活》。1936年被選為上海各界救國會執(zhí)行委員,并主辦生活書店。11月22日,與沈鈞儒、史良等七位愛國領袖在上海被捕。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出獄,后在上海出版《抗戰(zhàn)》三月刊。上海淪陷后,在漢口出版《全民抗戰(zhàn)》三月刊。1941年皖南事變后離重慶到香港。1942年到蘇北抗日根據(jù)地。他的報告文學集有《萍蹤寄語》(三集)、《萍蹤藝語》、《經(jīng)歷》、《患難余生記》、《抗戰(zhàn)以來》,譯作《革命文豪高爾基》、《蘇聯(lián)的民主》、《從美國看世界》等。有《韜奮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