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貌(1)
國民黨飛機轟炸上海楊樹浦發(fā)電廠(1950年)
圖為1950年2月6日,遭國民黨飛機轟炸的上海楊樹浦發(fā)電廠。
勞資協(xié)商共同克服困難(1950年)
通過召開勞資協(xié)商會議,調整私營企業(yè)中資方和工人的關系,共同克服困難,保障生產得到發(fā)展。圖為上海市橡膠行業(yè)召開勞資協(xié)商會議。
上海慶祝舟山解放(1950年)
上海市群眾慶祝舟山解放。
上海的一個水果攤(1951年)
我國的水果出產極豐。這是上海一個普通的水果攤。
歡度春節(jié)(1951年)
上海市文藝界在大世界、大新、先施等游藝場舉行春節(jié)大聯(lián)合演出。這是大世界場內演出之盛況。
新中國的海洋漁業(yè)(1951年)
華東區(qū)是全國漁產最多的區(qū)域。解放后,全區(qū)的漁業(yè)在人民政府大力扶持與統(tǒng)一領導下,貫徹了以恢復為主的方針。1950年全區(qū)捕魚總數(shù)即達440,450噸,比1946年產量超過百分七十,今年將完成50萬砘的任務,并估計在1952年底可達到戰(zhàn)前最高生產水平—73萬噸。解放后華東區(qū)國營上海水產公司機輪首次出海,群眾在岸上熱烈歡送。
沿海各主要漁場,在解放前夕,大都遭到蔣匪的破壞,漁輸和海洋漁帆船被劫走、擊沉,所乘無幾。解放后人民政府對華東區(qū)的漁業(yè)積極進行了恢復和重建。這里是國營上海水產公司把沉船起撈后,進行抽積水的工作。
上海紡織工人響應愛國增產運動(1951年)
國營上海第十一棉紡廠派到重點廠學習郝建秀工作法歸來的工人—“小先生”在檢查該廠細紗間許福珍小組執(zhí)行該法的成績。
許福珍小組的女工熱心向“小先生”學習郝建秀工作法。
私營申新第二紡織廠布機間工人都在學習該廠蔣秀珍的操作法。(蔣秀珍已經18個月沒有出過次布。)
國營上海第十二棉紡織廠清花間徐厚喜保全小組成立了突擊搶修隊。他們在車間快報上公布:為迎接突擊增產任務,不論日夜都愿替各車間修理機器。
國營上海一棉紡織廠筒子間擋車工向她們同間的工人周阿鳳學習,因為她打結好,回紗少,已被選為全上海國營棉紡廠豎錠式絡經機擋車工的第一名,為突擊增產貢獻了有效方法。
國營上海第一棉紡織廠筒子間工人熱烈推行周阿鳳工作法,保證回絲率不超過百分之零點五六。
國營上海第十棉紡織廠整經間女工在愛國增產的號召下,都專心地在經紗車上工作,隨時注意拆出錯支紗頭和油紗,使次布減少。
新滬鋼鐵廠在三反運動中創(chuàng)全國紀錄(1952年)
上海國營新滬鋼鐵廠,由于清除了危害生產的貪污分子,工人更加提高了勞動熱情,發(fā)揮生產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該廠冷鑄車輪合格率,在2月份即達到百分之八十九,創(chuàng)造了全國新紀錄。
上海第二毛紡織廠(1952年)
拉車女工徐惠英將緯紗繞在緯管上,準備織呢。
精紡車間女工用絨線合股機將細紗紡成絨線。
這些半制成品經染色就變成五光十色的上等毛線了。
新中國第一輛機動三輪車(1952年)
上海利通機動三輪車制造廠最近創(chuàng)制了一批機動三輪車,由于用油很省,駕馭簡便,已引起交通運輸界的重視。該車目前售價為1450萬元(舊幣)。如將來全部改用機器在量生產,每輛成本只需700、800萬元(舊幣)。
三反”運動帶來了生產戰(zhàn)線上的勝利(1952年)
上海國營大鑫機械廠工人在“三反”運動中提出了“打虎不忘生產,生產不忘打虎”的口號。該廠球墨鑄鐵的生產率提高到百分之三十至四十。這是工人胡禮寶(左)和工程師孫云鸞(右)在檢查澆出的牛頭刨車。
上海國棉十廠在一面生產,一面“打虎”中,生產量也普遍提高了。該廠二號粗紗每臺車10小時的產量已由8亨司提高到9.1亨司。
國營上海印染第二廠印花間,抽出百分之三十的工人參加了“打虎”工作后,不僅沒有影響生產,并且從原來每天1110疋,提高到每天出布1450疋。
上海國營源順鋼鐵廠工人,在“三反”運動中獲得勝利,在生產戰(zhàn)線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該廠單是竹節(jié)鋼的產量,2月份比1月份就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四。
機械化翻砂車間(1952年)
鑄造車間。樓上的皮帶送砂機自動將砂送至各造型機上,全機只需一個操縱。
機械化鑄造車間的造型部分。
工人楊藻良已經能熟練地使用自動造型機了。他每工做砂360箱,最快時每分鐘做一箱。
盛鐵桶自動滑行至砂模運送車間。工人張廣波、徐志熹正在將鐵水鑄入砂模中。
我國自造的第一部甩砂機。試用結果,效果良好。
上海的勞動就業(yè)(1952年)
上海失業(yè)工人救濟處發(fā)給朱培先一張表格。
朱培先(左)被介紹到國營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制造廠做車床工。
李志輝是家庭婦女,進行失業(yè)登記以后,被介紹到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圖書館工作。
朱培先現(xiàn)在是一個再出沒有生活顧慮的人了。
李志輝從此以后可以請丈夫去看電影了。
國營上海煙草公司(1952年)
上海煙草公司潤濕車間的單室蒸葉機,用高壓蒸汽使煙葉軟化、便于抽梗。
上海煙草公司切葉車間的旋轉式切葉機,把發(fā)酵后的煙葉切成煙絲。
上海煙草公司包裝車間的工人正在熟練地工作著,把制成的紙煙用機器迅速完密地包裝起來,以備分運國內外各地,供應廣大人民享用。
上海煙草公司由原料到成品的每一生產過程,都經過工人們的細密檢查,使產品的質量合乎規(guī)格。這是公司卷煙廠女廠長洪琪(右)和工人正在卷煙機旁檢視煙條。
上海煙草公司的工人們正把成包的煙葉送入真空調節(jié)回潮機,利用機器的真空作用排除煙葉的異味,并殺滅其中的微生菌,以保證吸煙者的健康。
上海益民食品廠(1952年)
上海益民第一廠制成的大量食品罐頭正待裝箱運到各地去。
制造代乳粉的自動運輸洗豆機。
每只蒸煮鍋可煮300斤鮮肉,這種鍋附有壓力設備,經過7分鐘到10分鐘,鮮肉即可煮熟。
把大量的肉品罐頭放進殺菌鍋里去,經過一定的高溫殺除罐內的細菌。
上海在前進中(1952年)
上海外灘。
行駛在南京路上的新式公共汽車。它一直駛到各工人住宅,讓工人都能搭上舒適的交通工具去工作。
屹立在外灘的外白渡橋已經油漆一新。原來破爛不平的外灘慢車道,被修路工人用國產的水泥修成了平坦的路面。
占上海全市工業(yè)比重最大的是棉紡織工業(yè)。圖為中國紡織公司的一部。
這是在曹家渡工廠區(qū)興建的“曹楊新村”工人住宅。第一批工程建筑兩層樓房167幢,可容5口之家1000余戶居住。住宅內水電、衛(wèi)生設備齊全。此外邊有大草地、小學校、診療所、合作社等。第一批工程預計在1952年2月左右全部完工。
這是無錫的織布廠向中國紡織機器制造公司訂制的織布機,停放在蘇州河的碼頭待運。由于內地市場的擴大,上海的機器工業(yè)都在迅速發(fā)展中,不少工廠已經接到3個月到1年的訂貨。
工人們有了自己的休養(yǎng)所。這是中紡、達豐、大緯三廠的聯(lián)合工人休養(yǎng)所。
在西藏路的上海工人文化宮。
上海市人民法院在婚姻法宣傳室內附設“ 婚姻問題詢問處”,替市民解答有關婚姻的各種問題。
勞動人民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樂園。
新華書店在北站所設的無人售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