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網(wǎng)
衢州市名勝古跡
- 衢州府城
-
在衢州市區(qū)。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衢州于此,旋廢。垂拱年間(685-688)復置。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始筑城,周回四千五百步。元至正間(1341-1370)因子城舊址筑新城。明、清時期多次修葺,近代府城漸廢?,F(xiàn)存大西門(水亭門)、大南門(禮賢門)、小南門(清輝門)、東門(迎和門)和部分城墻。
- 孔廟
-
在衢州市新橋街。全稱“衢州孔氏家廟”??鬃拥谒氖舜鷮O孔端友從宋高宗南渡,賜居衢州。寶佑三年(1255年)于城北菱湖新建孔子家廟,元代毀于兵火。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在今址重建。清以來曾多次修整。
- 爛柯山
-
在衢州市南10公里。傳晉人王質入山伐薪,見二童對弈,棋局未終,斧柯已爛故名。海拔164米,周約8公里。群峰盤回。頂有巨石綿亙,下有清泉淺流。
- 江郎山
-
在江山市區(qū)東南25公里處。傳有江氏兄弟三人登巔化石,因名。海拔824米,有三石峰拔地如筍,高260余米,摩云插天。石呈五色。山半有巖,危石懸空;山下有泉,清甘不涸;山頂有平地,古木蔥郁,人跡罕至。南宋辛棄疾詩云:“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攀。正直相扶無倚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 三卿口碗石作坊
-
在江山市三卿口鄉(xiāng)紫靈庵。是近現(xiàn)代的傳統(tǒng)手工制瓷作坊。清乾隆年間(1736-1795)黃氏叔侄從福建連城縣遷徙于此,從此專事黃姓家族窯業(yè)。從采礦、粉碎、淘洗、成型、焙燒,均以戶為單位進行生產?,F(xiàn)使用的工具及粉碎、淘洗等作坊,仍保留元、明時期傳統(tǒng)。
- 龍嘴洞
-
在江山市大陳嶺鄉(xiāng)田畈村北,距市區(qū)12公里。洞深約50米,闊約3米。因洞室彎典如龍,洞口如龍張口,故名。洞內曾發(fā)現(xiàn)新生代第四紀晚更新世哺乳動物的化石。
- 仙霞關
-
在江山市保安鄉(xiāng)仙霞嶺。為唐乾符五年(878年)黃巢起義軍進軍福建時所辟徑道。義軍在此僅開辟山路,并未建防御設施,然周圍叢山峻嶺,峭壁谷深,易守難攻,是天設之雄關。仙霞嶺地形險要,自辟出山路之后,成為歷代農民起義的活動地區(qū)?,F(xiàn)存石塊路面修筑于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嶺上設有4關,用條石建成,每關設雙重大門,門為拱券頂。關門高3.20米,寬2.40米,墻厚5米,大門已被毀。
- 仙巖洞摩崖題記
-
在樟潭鄉(xiāng)紅星村。仙巖洞深廣10余丈,清泉自石罅流出,冬夏不竭。僧曾即巖為寺,后復增建禪宇。林木掩映。為一勝跡。
- 太真洞
-
在洞口鄉(xiāng),距衢州城40公里。相傳是道教始祖太乙真人居留的洞天福地之一,故名。洞徑深幽,洞中有洞,洞洞相連。附近還有九華山、明果寺、定古佛寺、白塔洞等勝景。
- 湖鎮(zhèn)舍利塔
-
在龍游縣湖鎮(zhèn)。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六邊形,7層,實心體。舍利塔挺拔秀美,為北宋時期的建筑。
- 三門源葉宅
-
在龍游縣石佛鄉(xiāng)三門源村。原為葉廷燦宅,約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葉宅最突出的是磚雕藝術,在三組建筑的大門門楣處及西軸前的照墻上鑲嵌了大面積的磚雕,題材豐富。
- 橫山塔
-
在龍游縣橫山鄉(xiāng)。是一座風水塔。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平面八角形,高7層。塔內為空筒式結構,以木樓板分層,各層收分較小。
- 文峰塔
- 在常山縣天馬鎮(zhèn)。
- 石崆寺
- 在常山縣天馬鎮(zhèn)。
- 清建里擇寺
- 在常山縣天馬鎮(zhèn)。
- 明興賢塔
- 在常山縣球川。
- 36天井古建筑
- 在常山縣球川。
- 南宋宰相趙鼎墓
- 在常山縣。
- 石門佳氣
- 在常山縣。
- 招賢古渡
- 在常山縣招賢。
- 明建尚書坊
- 在常山縣何家鄉(xiāng)樊家村。
- 清獻書巖
- 在常山縣宋畈鄉(xiāng)上宋畈村西。俗稱趙公巖,為昔常山十大名勝之一。
- 明建敦睦堂
- 在常山縣白湖口。
- 禹跡洞
- 在常山縣二都橋鄉(xiāng)。
- 太平天國侍王哨兵營
- 在常山縣二都橋鄉(xiāng)。
- 樂豐橋
- 在常山縣橫山路村。
- 接官亭
- 在常山縣章舍村旁。
- 世美坊
- 在常山縣金源鄉(xiāng)上源村。
- 賢良宗祠
- 在常山縣金源鄉(xiāng)上源村。
- 殷商、西周遺址
- 在常山縣九都街村旁。
- 福田寺
- 在常山縣九都街村。
- 徐恢墓
- 在常山縣硯瓦山村南豬肝山。
- 古田山
-
在開化縣蘇莊鎮(zhèn)。有保存比較完整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有宋建凌云寺。附近有唐柏、元杉和吳越古樟。
- 明建金錢門城址
- 在開化縣城關鎮(zhèn)。
- 元建文塔遺址
- 在開化縣城關鎮(zhèn)。
- 宋建包山書院遺址
- 在開化縣馬金鎮(zhèn)西。南宋朱熹與呂祖謙曾講學于此。
- 姜氏宗祠
- 在開化縣蘇莊村。
- 古銀嶺關
-
在開化縣下莊村西南。史為戰(zhàn)略要地,清咸豐設關戍守,雄踞古道的關隘較完整。
- 太平院遺址
- 在開化縣音坑鄉(xiāng)下音坑村西。
- 明建鐘樓
- 在開化縣霞山村。
- 愛敬堂
- 在開化縣霞山村。
- 犀牛骨化石洞
- 在開化縣塘塢鄉(xiāng)塘塢口村附近。
- 西巖洞
- 在開化縣大溪邊。清同治年間創(chuàng)建崇文書院于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