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多慈(1912-1975)

油畫《自畫像》30年代
孫多慈(1912-1975)又名孫韻君,安徽壽縣人,家住安慶。父親孫養(yǎng)癯曾是孫傳芳的秘書,當時任國民黨安徽省常委等職。她1930年入中大藝術(shù)系做徐悲鴻的旁聽生,因聰穎才高,深得徐悲鴻的嘉許。1931年以繪畫百分的成績考入中大藝術(shù)系,正式成為徐悲鴻的門人。一貫以獎掖后進、珍愛人才而著稱的徐悲鴻,也像對待呂斯百、吳作人等后輩那樣,對孫多慈賞愛備至,準備送至法國留學(xué),但卻引來了社會的責(zé)難與家庭的糾葛。雙方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孫多慈不僅失去了留學(xué)深造的絕好機會,還失去了學(xué)籍,尚未畢業(yè)便離開了學(xué)?;氐桨矐c教書。即便這樣,徐悲鴻在1935年給中華書局編輯所所長舒新城(1893-1960,著名出版家、教育家)的信中,還有孫多慈的畫集“請速出,成其大業(yè)(即赴比利時留學(xué))”的打算。并用4450元請以中華書局名義代購孫多慈的畫,目的是間接幫助孫,可見愛才之情不減。
孫多慈是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女西畫家之一,與張倩英同為徐悲鴻的兩大女弟子。憑借她的聰慧、勤奮和機遇,本可像潘玉良、方君璧一樣走到女性畫家的輝煌頂點,但社會輿論的重壓,使她過早地離開了中大藝術(shù)系,失去一系列良好的發(fā)展機會。1948年隨丈夫許紹棣(教育家)出國考察,后轉(zhuǎn)赴臺灣,任教于臺灣師范大學(xué)藝術(shù)系。1975年患癌癥病逝。
孫多慈(右三)1951年游歐途經(jīng)美國紐約時與旅居美國的胡適(右一)、汪亞塵(左一)、王少陵(后排左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