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續(xù)3)
大慶精神 大慶人
大慶油田一角。邵宇速寫(1964年)
取出的巖芯個個合乎質量標準。
革命精神來自毛澤東思想。大慶油田職工長期堅持學習毛主席著作。
工人們把慰問團送的紅花轉戴在毛主席的著作上。邵宇速寫(1964年)
1202鉆井隊緊張地安裝機器準備向地層作新的鉆進。邵宇速寫(1964年)
大慶油田上有名的“鐵人”、老石油工人王進喜。邵宇速寫(1964年)
干部和家屬為生產第一線的工人縫補衣服。邵宇速寫(1964年)
張洪池。(袁芩攝影)
參加建設大慶油田的婦女中,也有不少是模范人物,這是一位油井管理能手和技術能手。邵宇速寫(1964年)
原油裝車待運。(袁芩攝影)
機械工業(yè)新步伐
供大型電站用11萬伏空氣斷路器,已由沈陽高壓開關廠試制成功。
上海煉油廠新安裝的減壓分鎦塔,這個設備是上海鍋爐廠制造的。
制造萬噸水壓機。
洛陽礦山機器廠的大型絞車卷繩筒直徑達七米六,在此以前,我國制造這種設備最大直徑只有四米。
上海機床廠制造高精密的磨床。
沈陽重型機器廠的重型機器加工車間。
制造薄板軋機的齒輪。
罐頭食品新貌
新中國成立后,罐頭食品工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不僅產品數量大大增長,而且技術設備也進行了更新。國家為罐頭食品工業(yè)設置了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原料基地,對罐藏技術與原料品種,進行了改進與選育,使我國罐頭工業(yè)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一個食品商店里出售罐頭的專柜。
上海益民罐頭一廠正在包裝新出的產品。
用罐頭食品配制的西菜。
迅速發(fā)展的聚氯乙烯工業(yè)
1959年投入生產的上海天原化工廠的聚氯乙烯車間。
上?;S用吹塑法制作聚氯乙烯薄膜。
上海一個百貨商店里出售的品種多樣的塑料日用品。
北京宣武塑料廠生產雨衣的車間。
上海電纜廠新產品,用塑料制成的農村通信電纜。
供工農生產使用的硬質塑料管。
迅速成長的抗菌素工業(yè)
青霉素成品在無菌條件下分裝。
上海第四制藥廠鏈霉素車間,是我國自己設計、施工并提供設備的。
生產操作上的遠距離控制。
制藥工人對抗菌素成藥作最后檢查。
鋼材品種質量雙豐收
鞍山鋼鐵公司的槽型鋼板樁。這是建設大型橋梁和大型水利工程需用的一種鋼材。
1959年建成的現代化的軋板廠軋制了氮肥設備上的高壓容器鋼板和其他許多鋼材。
生產拖拉機用的鋼材有百分之九十五已能自給。這是洛陽拖拉機制造成廠用國產鋼材制造的“東方紅”牌拖拉機。
煉油廠需用的各種管材,過去都要依靠進口,現在多數國內已能制造。
最近,我國制造的大型化肥設備用的鋼材,絕大部分是國產的。這是一個新建的氮肥廠的合成氨車間。
以上是上海、北京等地生產的鋸條鋼帶、輪箍、軸瓦鋼帶。
生產硬質合金
東方硬質合金廠的部分產品。
檢查員在對產品進行嚴格的檢查。
正在壓制各種型號的硬質合金。這個成型工段的設備是我國自己制造的。
主要車間之一—還原工段。
自力更生又一成果
1963年,我國毛紡織工業(yè)生產的新品種、新花色產品超過了過去任何一年。這一年試制成功的新品種、新花色毛紡織品約遙千七百多種,相當于解放初期的三十多倍。
北京第二毛紡織廠的毛團車間。這個車間是用我國自制設備裝備起來的。
新建的青海毛紡織廠已于1963年10月開始生產。
上海合成纖維試驗廠的自動化設備是我國自己設計、制造的。
在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一代蒙族紡織女工正在成長。這是呼和浩特市毛紡織廠優(yōu)秀女工云鳳仙。
新建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寧毛紡廠。這是漢族工人張體影(后)正在幫助維吾爾族工人肉孜古力掌握技術。
去年以來,各百貨商店里的毛織品大大增多,且價廉物美,深受廣大群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