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文物
商(公元前十六紀(jì)至前一0六六年)銅犧首獸面紋方尊高53.8厘米,形體高大,造型莊重,是商代銅器中少見的珍品。
商銅獸面紋銅鼓動(dòng)。直徑39.2厘米,可兩面敲擊。以方座為足。此鼓形制奇?zhèn)?,是目前國?nèi)僅有的商代銅鼓。
商銅獸面紋大鐃。器重一百五十四公斤,高89.5厘米,直徑59厘米,是目前青銅鐃中最大、最重的一個(gè)。鐃口內(nèi)兩邊各飾對(duì)稱的二臥虎,也是罕見的。
西周(公元前一0六六至前七七0年)銅班簋高23厘米,口徑26厘米。四足四耳,銘文一百九十余字,是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資料。
戰(zhàn)國(公元前四七五至前二二一年)銅獸面龍紋壺。高44厘米,口徑16.5厘米。腹下佇立雁群一周,昂首曲頸,栩栩如生,為戰(zhàn)國時(shí)精品。
西漢(公元前二0六年至公元二五年)夔紋漆奩通高17.5厘米,口徑11.5厘米。
東漢(公元二五至二二0年)銅人托盤燈,通28.3厘米。構(gòu)思精巧,造型優(yōu)美,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shí)很高的工藝水平。
北齊(公元五五0至五七七年)青釉六系罐。高37.5厘米,口徑18厘米,腹徑37厘米。肩部置六系,俗稱六系罐。
唐(公元六一八至九0七年)銀鎏金鏨區(qū)級(jí)鹿紋盤。直徑46厘米,形制花紋十分精美,紋飾中的鹿形象生動(dòng),是當(dāng)前我國同類藏品中重要的器物。
宋(公元九六0至一二七九年)影青刻花梅瓶,高39.2厘米,口徑5.1厘米。釉色光亮滋潤(rùn),花紋精致,器形較大,是影青中的佳品。
元朱碧山款銀槎。高11.4厘米,長(zhǎng)19.7厘米,渾然一體。朱碧山是元代卓越的銀焊接師傅,有“至正乙酉朱碧山造”八字款,為了解和研究我國元代銀制工藝美術(shù)提供了重要資料。
元(公元一二七九年至一三六八年)釉里紅白龍紋蓋罐。高38.2厘米,口徑12.3厘米。紅白分明,紋飾突出,形體豐滿,紅釉艷麗,是元釉里紅瓷器中的稀有品。
元蘭釉白龍紋梅瓶。高43.3厘米。小口,短頸,豐肩。瓶身以晶瑩的蘭釉為地,白友盤繞在腹部。蘭釉是元代制瓷業(yè)的新成就之一。
元八棱青花罐。高39.7厘米,口徑15.3厘米。肩部有雙獸耳,腹部八面菱形開光,內(nèi)繪松、竹、梅、鴛鴦、蓮花紋,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明成化款斗彩海馬天字罐。通高10.5厘米,口徑5.5厘米。斗彩瓷器始于明代成化年間。這件瓷罐,腹飾紅蘭黃色海馬各一,底有一青花“天”字,故名。
明(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萬歷款青花梵文蓮瓣洗。高5.5厘米,口徑18.5厘米。盤內(nèi)及蓮瓣有書寫的梵文,底足有“大明萬歷年制”六字。為萬歷時(shí)期難得的青花瓷器。
清(公元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雍正款珊瑚紅粉彩花鳥紋瓶。高21厘米,口徑3.5厘米。瓶以珊瑚紅為地,釉色柔和,上面繪有花鳥,工筆細(xì)致,構(gòu)圖雅潔,反映了當(dāng)時(shí)粉彩瓷器的成就。
清乾隆款青白玉蟠龍瓶高34厘米,口徑6厘米。乾隆時(shí)制作,曾供皇帝“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