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出在线播放p,嫖妓国产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隔壁老王,91天仙tv国产福利精品

    <s id="d9td6"></s>

    中華民國大事記(1945年)

    1月
    八路軍、新四軍各部向日軍展開春季攻勢。

    1月15日
    周佛海就任偽上海市長兼警察局長。

    1月17日
    美駐華空軍襲擊上海、福州等地的日軍軍事目標。

    1月17日
    一列從太原開往北平的特許軍用專列在途中遭八路軍截擊,車上日本天皇裕仁的外甥鈴木川三郎少將被擒獲。1月16日,中共同蒲、正太路敵工站偵知鈴木川三郎將從太原前往北平。即通知八路軍立即出兵截擊。伏擊戰(zhàn)中,八路軍炸毀列車,擊斃日偽60余人,鈴木川三郎被生擒。

    1月22日
    美軍450余架飛機空襲沖繩島及臺灣各地。

    1月24日
    周恩來再度由延安抵重慶,同赫爾利、王世杰舉行會談。

    1月27日
    滇西遠征軍和駐印軍會師緬北芒友,1,566公里的中印公路完全打通。28日,蔣介石宣布將中印公路命名為史迪威公路。

    1月27日
    八路軍南下支隊越過平漢路,與新四軍第五師在湖北大悟山會師。

    1月31日
    日軍攻陷粵北曲江,日軍打通粵漢路。

    2月4日至11日
    美、英、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舉行會議,簽署了有損于中國主權的秘密協(xié)定。

    2月15日
    赫爾利與魏德邁分別告訴記者,美國只援助中國中央政府,不援助個別組織。

    2月18日
    周恩來致函赫爾利,談中共代表參加舊金山聯(lián)合國會議問題。

    2月20日
    赫爾利復電周恩來,反對中國出席舊金山會議的代表團由各黨派組成。

    3月
    因政府濫印鈔票招致紙貴幣賤,重慶市民紛紛以紙幣裱墻。

    3月
    歷時1年半的緬北、滇西反攻戰(zhàn)勝結束。中國軍隊殲敵3萬余,但亦付出慘重代價。

    3月12日
    “美洲洪門懇親大會”在美國紐約舉行。會議決定將洪門致公堂改稱為“中國洪門致公黨”,司徒美堂被選為該黨全美總部主席。

    3月22日
    豫西鄂北會戰(zhàn)展開。日軍一部從河南魯山、葉縣、舞陽等地分3路向西,一部從湖北荊門地區(qū)向北,同時發(fā)起進攻,以爭奪南陽及老河口兩個軍事基地。第五戰(zhàn)區(qū)的國民黨正面抵抗部隊節(jié)節(jié)敗退,于24日退守南陽。日軍分兵進襲南陽和老河口。30日破南陽,中日主力隨后在重陽店一帶展開拉鋸戰(zhàn)。雙方傷亡慘重,日軍攻勢受挫。在鄂北戰(zhàn)場,日軍先后攻陷宜城、南漳、襄陽、樊城。4月8日攻克老河口。隨后,中國軍隊組織反攻,相繼收復失地。到5月,豫西戰(zhàn)事基本平息,雙方基本恢復戰(zhàn)前態(tài)勢。此次會戰(zhàn),中國空軍進行了有力的支援,效果顯著。

    3月26日
    中央社公布參加舊金山聯(lián)合國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名單。代表團代表共10人。首席代表是行政院代院長兼外交部部長宋子文。其余是:駐英大使顧維鈞、國民參政會主席團主席王寵惠和吳貽芳、駐美大使魏道明、前駐美大使胡適、青年黨領袖李璜、國社黨領袖張君勛、共產(chǎn)黨代表董必武,《大公報》總經(jīng)理胡霖。

    3月26日
    八路軍南下支隊占領湘北平江縣城,支隊改名為“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

    4月
    以抗日名義,由美國撥用租借物質加以裝備和訓練的國民黨機械化部隊,已基本完成改編。已完成改編的全部美式機械化部隊共計有13個軍39個師,包括駐印5個師、遠征軍30個師、青年軍1個師,另加最后一批受訓的3個師,這些借抗日名義編成的部隊,后來成了國共內(nèi)戰(zhàn)中的國軍主力。

    4月1日
    毛澤東等在延安會見美駐華大使館官員謝偉思,談中美合作及國共關系。

    4月2日
    赫爾利在華盛頓對記者稱,中國統(tǒng)一的障礙在于中共這個“武裝的政黨”,美國將只支持國民政府。

    4月3日
    蘇聯(lián)任命彼得羅夫為駐華大使,原任潘友新因病免職。

    4月5日
    中國與瑞典簽訂關于取消瑞典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的條約。

    4月8月
    北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qū)臨時革命政府分散在各地的暴動部隊,萬余人整編組成正規(guī)部隊—“民族軍”?!懊褡遘姟背闪⒑?,對國民黨軍隊采取了猛烈攻勢。

    4月23日至6月11日
    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

    4月25日至6月26日
    51個國家代表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lián)合國制憲會議,通過《聯(lián)合國憲章》。

    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聯(lián)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會議通過了聯(lián)合國憲章。圖為作為邀請發(fā)起國之一的中國代表團全體人員合影。前排左2為董必武。

    5月5日 至21日
    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重慶召開。

    5月7日
    湘西會戰(zhàn)結束,湘西地區(qū)全部收復。

    5月8日
    德國無條件投降,歐洲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結束。

    5月18日
    中國軍隊收復福州。

    5月27日
    南寧收復。

    5月31日
    國民黨六屆一中全會批準蔣介石、孫祥熙辭去行政院正、副院長職。宋子文、翁文灝出任正、副院長職。

    6月6日
    主張與中共合作的美國外交官謝偉思等6人在美國被捕。赫爾利任駐華大使后,將謝偉思等11人調回國內(nèi),聯(lián)邦調查局以泄密罪逮捕了其中6人。此舉表明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完全轉向扶蔣反共。

    6月7日
    中國政府軍隊在湘西大捷,痛殲日寇2.4萬人。至本日,被日軍攻占的地區(qū)全部收復,湘西會戰(zhàn)以日軍大敗宣告結束。

    6月15日
    美駐華大使赫爾利奉杜魯門之命,將《雅爾塔密約》中關于中國的條款轉告蔣介石。本月9日,杜魯門約見中國外長宋子文,轉告密約有關事項。蘇方得悉此事,即令其新任駐華大使彼得羅夫向中方交涉。12日,彼得羅夫會見蔣介石,要求兩國談判締約,并聲明以租借旅順軍港為先決條件,遭蔣介石拒絕。本日,美方將密約正式通知蔣介石,要求中國速與蘇聯(lián)達成諒解。蔣介石受兩方壓力,同意與蘇談判。27日,宋子文一行啟程赴蘇。

    6月19日
    中共七屆一中全會選出黨的領導機構。6月9日,中共七大選出了中央委員44名,他們是: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林伯渠、林彪、董必武、陳云、徐向前、關向應、陳潭秋(中央尚未知悉陳已被害)、高崗、李富春、饒漱石、李立三、羅榮桓、康生、彭真、王若飛、張云逸、賀龍、陳毅、周恩來、劉伯承、鄭位三、張聞天、蔡暢、鄧小平、陸定一、曾山、葉劍英、聶榮臻、彭德懷、鄧子恢、吳玉章、林楓、滕代遠、張鼎丞、李先念、徐特立、譚震林、薄一波、陳紹禹、秦邦憲。七大還選出侯補中央委員33人。今日,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當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云、康生、高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任弼時、李富春為中央委員會正、副秘書長。

    6月16日
    中共中央負責人聲明,中共不參加7月7日召開的國民參政會。

    6月18日
    中國軍隊收復浙江溫州、永嘉兩城。

    6月18日
    毛澤東、周恩來邀褚輔成等7名參政員赴延安訪問。

    6月23日
    由租借法案款項資助的450名中國留學生抵達華盛頓,專攻農(nóng)工兩項。

    6月29日
    中國軍隊收復柳州。

    6月30日
    宋子文、蔣經(jīng)國等抵達莫斯科,會晤斯大林。

    7月
    日本軍警血腥屠殺被掠到日本秋田縣花崗礦山的中國勞工,4天內(nèi)活活打死97人。

    7月1日
    參政員褚輔成等為國共和談事飛赴延安。

    7月11日
    宋子文與斯大林舉行第五次談判,中蘇互作讓步,以打破談判僵局。

    7月14日
    美第十四航空隊司令兼中國空軍參謀長陳納德將軍退休離華。

    7月17日
    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國波茨坦舉行會議。26日,中、美、英三國發(fā)表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17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國波茨坦舉行會議。7月26日,中、英、美三國發(fā)表《波茨坦公告》,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圖為波茨坦會議期間美、蘇的軍事會議。

    7月24日
    中國軍隊收復鎮(zhèn)南關。

    7月28日
    中國軍隊收復桂林。

    圖為中國軍隊進入桂林城。

    8月
    美國空軍空運國民黨軍隊到南京、上海、北平、開封等城市。

    8月5日
    宋子文偕新任外長王世杰等再次赴蘇,重開談判。

    8月6日和9日
    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圖為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的情景。

    8月8日
    蘇聯(lián)對日本宣戰(zhàn)。

    8月9日
    毛澤東發(fā)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zhàn)》的聲明。

    圖為毛澤東和朱德在研究戰(zhàn)略反攻問題。

    8月9日
    蘇軍進入中國東北,向日本關東軍大舉進攻。

    8月10日至11日
    朱德發(fā)布受降及對日展開全面反攻的七道命令。蔣介石發(fā)布命令:令國民黨軍“積極推進”;解放區(qū)軍隊“原地駐防待命”;偽軍“維持地方治安”。

    8月12日
    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游擊隊等解放區(qū)軍隊展開全面大反攻。

    8月13日
    新華社發(fā)表毛澤東的評論《蔣介石在挑動內(nèi)戰(zhàn)》。

    8月13日
    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議上作《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的報告。

    8月14日
    國民政府外交部部長宋子文和蘇聯(lián)政府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在莫斯科正式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8月15日
    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對盟國投降。

    8月16日
    偽中央政治會議舉行臨時會議,決定解散南京“國民政府”,改“中央政治會議”為“臨時政務委員會”,陳公博任委員長,周佛海任副委員長。本月12日,蔣介石即任命周佛海為軍事委員會上海行動總隊總指揮,負責維持京滬杭一帶治安,等待國民政府指定軍隊前往接收。17日,陳公博致電蔣介石,表示愿意以36萬軍隊保守京滬杭地區(qū),等候國民政府改編。

    8月16日
    國民政府派軍令部長徐永昌赴菲律賓,代表中國接受日本投降。

    8月18日
    “滿洲國”皇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

    8月18日
    中法在重慶訂立交收廣州灣租界地專約。

    8月18日
    中國戰(zhàn)區(qū)劃分為15個受降區(qū),接受日軍投降。蔣介石授權陸軍總司令何應欽處理授降事宜。除東北規(guī)定有蘇軍受降外,受降區(qū)域如下劃分:第一方面軍盧漢:越南北緯16度以北地區(qū)。第二方面軍張發(fā)奎:廣州、香港、雷州半島及海南島。第七戰(zhàn)區(qū)余漢謀:曲江、潮汕。第四方面軍王耀武:長沙、衡陽。第九戰(zhàn)區(qū)薛岳:南昌、九江。第三戰(zhàn)區(qū)顧祝同:杭州、廈門。第三方面軍湯恩伯:京、滬地區(qū)。第六戰(zhàn)區(qū)孫蔚如:武漢、沙市、宜昌。第十戰(zhàn)區(qū)李品仙:徐州、安慶、蚌埠、海州。第十一戰(zhàn)區(qū)孫連仲、李延年:北平、天津、保定、石家莊和青島、濟南、德州。第一戰(zhàn)區(qū)胡宗南:洛陽地區(qū)。第五戰(zhàn)區(qū)劉峙:鄭州、開封、新鄉(xiāng)、南陽、襄樊。第二戰(zhàn)區(qū)閻錫山:山西。第十二戰(zhàn)區(qū)傅作義:熱察綏地區(qū)。第二十五集團軍陳儀:臺灣、澎湖。

    8月18日
    任偽蒙疆聯(lián)合自治政府主席的德王致電蔣介石,祝賀國土光復,并請求國民政府允許內(nèi)蒙古“高度自治”,其要求被蔣介石拒絕,但蔣仍任其為“蒙旗先遣軍總司令”。

    8月19日
    蘇軍空降長春、沈陽、齊齊哈爾等地,并在沈陽機場俘獲溥儀一行。

    8月21日
    岡村寧次代表今井武夫少將乘軍機到湖南芷江我陸軍總部洽降。

    8月23日
    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命令日軍,禁止向八路軍、新四軍投降。

    8月25日
    中共中央發(fā)表《對目前時局宣言》。

    中共中央發(fā)表《對目前時局宣言》。

    8月25日
    陳公博等潛逃日本。

    8月28日
    應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偕同周恩來、王若飛在赫爾利、張治中陪同下,到達重慶,與國民黨商討團結建國大計。

    1945年8月,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到延安邀請毛澤東前往重慶談判。赫爾利曾贊同國共成立聯(lián)合政府,但后來卻主張美國全力支持蔣介石政權。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應邀同周恩來(右2)、王若飛(右1)赴重慶進行談判。圖為他們臨行前,同前來迎接的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左3)及國民黨政府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張治中(左1)在延安機場合影。

    8月29日
    國民政府任命陳儀為臺灣行省行政長官。

    9月
    新疆民族軍解放伊寧、塔城、阿山等三區(qū)。同年冬,三區(qū)革命政府成立。

    9月2日
    國民黨軍隊進駐南京、上海。

    9月2日
    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東京灣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中國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結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國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儀式,在美國“密蘇里”號戰(zhàn)列艦上舉行。至此,中國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結束。

    9月9日
    中國戰(zhàn)區(qū)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zhàn)區(qū)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圖為侵華日軍參謀長小林淺二郎(右)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遞投降書。

    9月10日至10月12日
    上黨戰(zhàn)役。晉冀魯豫軍區(qū)主力向進攻山西上黨解放區(qū)的國民黨軍展開自衛(wèi)反擊,殲國民黨軍3.5萬余人。

    在重慶談判期間,國民黨軍隊先后進攻山西省上黨、河北省邯鄲地區(qū),解放區(qū)軍民奮起自衛(wèi),取得重大勝利。圖為上黨戰(zhàn)役中繳獲的部分武器。

    9月10日
    漢奸褚民誼、陳璧君等被捕。

    9月14日
    空軍第一路軍張延孟飛抵臺北,并升國旗。

    9月14日
    為了盡快開辟東北,更好地控制東北,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以彭真為書記,彭真、陳云、程子華、伍修權、林楓為委員的東北局,以統(tǒng)一領導東北地區(qū)的工作。中央先后抽調關內(nèi)各解放區(qū)部隊共11萬人、干部2萬人、水陸兼程收入東北。林彪、高崗、李富春、張聞天等也被派往東北。到1946年6月,東北形成了在林彪統(tǒng)率下的黨政軍一元化領導體系。

    9月17日
    中國軍隊在臺灣登陸。

    9月19日
    中共中央發(fā)出《目前任務和戰(zhàn)略部署》的黨內(nèi)指示,提出“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的全國戰(zhàn)略方針。

    9月30日
    美海軍陸戰(zhàn)隊1.8萬人在塘沽登陸。

    9月30日
    蔣介石令杜聿明率部解除云南省政府主席龍云的武裝,并宣布免去龍云在云南的職務。

    10月
    中國開始遣返日俘日僑,至1946年6月遣送完畢。

    10月1日
    陳公博在日本京都被捕,3日押解南京。

    10月6日
    蘇軍以大連港只運輸貨物而非軍用為由,拒絕國民黨軍隊從大連登陸。

    10月9日
    蔣介石宴請毛澤東一行,并作會談。

    10月10日
    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在青島登陸,美國海軍航空隊3個大隊進駐北平、青島。

    10月10日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在北平被捕。1948年3月25日,在北平獄中被槍決。

    10月10日
    《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xié)定》)在重慶簽署。

    10月11日
    毛澤東在張治中、王若飛陪同下飛返延安。

    毛澤東在重慶談判后回到延安。

    10月12日
    教育部宣布??埔陨辖虇T審查合格者為:教授2,361人,副教授1,002人,講師1,671人。

    10月13日
    國民政府與蘇聯(lián)就接收東北事宜開始談判。

    10月13日
    蔣介石發(fā)布進攻解放區(qū)的“剿匪”密令。

    10月22日
    外蒙古“公民投票”結束,公布的投票結果為97%的公民贊成獨立,其余為棄權,沒有1票反對獨立。

    10月24日
    邯鄲戰(zhàn)役。晉冀魯豫軍區(qū)主力在邯鄲地區(qū)殲滅沿平漢鐵路北犯的國民黨軍3萬余人。

    10月25日
    日本駐臺灣總督向中國政府代表簽字歸還臺灣。

    飽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50年之苦的臺灣人民歡慶抗戰(zhàn)勝利,慶祝臺灣光復。

    10月29日
    中蘇達成協(xié)議,蘇軍從11月2日始至12月2日止分3期撤出東北。

    10月30日
    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

    10月30日
    第一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兼新八軍軍長高樹勛在邯鄲率部起義。

    11月9日至16日
    蔣介石在重慶召開軍事會議,策劃在六個月內(nèi)擊潰八路軍、新四軍等解放區(qū)軍隊,然后分區(qū)圍剿。

    11月21日
    國民政府財政部繼9月26日公布《偽中央儲備銀行鈔票收換辦法》后,今日又公布《偽中國聯(lián)合準備銀行鈔票收換辦法》,規(guī)定以原實際比價的17.5%和10%低價限期、限量兌換為法幣。國民政府通過壓低偽幣兌換值的手段,從光復區(qū)百姓手中攫取了2億美元。光復區(qū)人民陷入“勝利的災難”中。

    11月27日
    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發(fā)表演說,聲稱美國對華政策的失敗純粹是由于美國職業(yè)外交官與國務院大部分人士支持中共及對華政策紊亂所致,并宣布辭職。

    11月27日
    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任命前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為總統(tǒng)駐華特使,兼大使銜,赴中國“調處”國共沖突。

    馬歇爾。

    12月
    中國先后成立10個審判戰(zhàn)犯的軍事法庭,開始審判侵華日軍中乙、丙級戰(zhàn)犯。

    1945年12月,中國先后成立10個審判戰(zhàn)犯的軍事法庭,開始審判侵華日軍中乙、丙級戰(zhàn)犯。南京大屠殺的主犯之一,日軍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及在南京進行“百人斬”殺人比賽的劊子手等145人被判處死刑。

    12月1日
    昆明國民黨軍警槍殺“反對內(nèi)戰(zhàn)、爭取民主”的學生,造成慘案。以學生為主的“一二一”運動迅速發(fā)展。

    12月1日
    美國駐華軍事代表團成立,魏德邁任團長。

    蔣介石在美國軍事顧問魏德邁(Wedemeyer,右二)陪同下重返上海,向群眾發(fā)表演說。

    12月9日
    華北大漢奸王克敏被捕,后在獄中服毒自殺。

    12月10日
    國民黨軍隊占領營口。

    12月12日
    蘇軍拆運鞍山鋼鐵廠機器,由海道運往海參崴。

    12月13日
    國民黨軍隊進駐沈陽。

    12月16日
    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稱,美國對華政策是全面支持國民政府。

    12月16日
    中共代表團周恩來等5人飛重慶。

    12月16日
    中國民主建國會在重慶成立。

    12月17日
    蔣介石與馬歇爾首次晤談。

    12月24日
    梵蒂岡教皇庇護十二擢升青島田耕莘為樞機主教,田為東亞第一位樞機主教。

    12月30日
    蔣經(jīng)國會晤斯大林,談中蘇經(jīng)濟合作問題。

    12月30日
    中國民主促進會在上海成立。


    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會場。

    中共在七大會議上制訂了”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的路線。

    毛澤東在會上作報告,旁坐者為周恩來。

    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

    1945年8月8日,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蘇軍出兵中國東北,給75萬日本關東軍以毀滅性的圍殲,加速了抗日戰(zhàn)爭最后勝利的到來。圖為蘇軍向日軍發(fā)起沖鋒。

    日本關東軍向蘇聯(lián)紅軍投降。

    蘇聯(lián)紅軍在清點日本軍隊的武器。

    蘇聯(lián)紅軍在東北境內(nèi)向中國老百姓購買糧食。

    溥儀被俘

    8月18日,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溥儀和侍從們(溥杰、潤麒、三個侄子、一個醫(yī)生、和隨侍李國雄),在“帝室御用掛”吉崗安直中將帶領下,一起從通化飛到沈陽,準備換乘大飛機去日本。未及啟程,即被蘇聯(lián)空降部隊俘獲。此是《新華日報》上關于溥儀被俘的消息。

    溥儀自述在沈陽機場被蘇軍俘獲的情形。

    溥儀和偽滿戰(zhàn)犯被關押在赤塔、伯力的看守所中,歷時五年。溥儀在此受到比較優(yōu)越的待遇。此是溥杰等人所著的《溥儀在伯力收容所》。

    溥儀在蘇聯(lián)收容期間每日不離的算命書。

    抗日戰(zhàn)爭勝利時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軍隊

    抗日戰(zhàn)爭勝利時,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軍隊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一百萬人。

    中共軍隊奪取日軍占領的華北重鎮(zhèn)張家口。

    中共軍隊進入張家口。

    中共軍隊加緊軍事訓練,隨時準備應付國民黨發(fā)動內(nèi)戰(zhàn)。

    侵華日軍洽降

    1945年8月21日,岡村寧次代表今井武夫少將,乘軍機到湖南芷江我陸軍總部洽降。

    今井武夫及翻譯步入我陸軍總部。

    芷江車站。

    今井在細閱備忘錄的日文譯本。

    日本投降初步會議。中坐者為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的代表蕭毅肅中將,左坐者為美國魏德邁將軍的代表柏德諾參謀長;洽降的日本代表則坐于會議廳下方。

    抗戰(zhàn)勝利

    日本侵略軍向中國抗日軍隊投降。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重慶市民在街頭慶??箲?zhàn)勝利。

    圖為延安各界歡慶抗戰(zhàn)勝利的集會。

    延安軍民慶??箲?zhàn)勝利。

    冷欣將軍攜日本降書,呈獻蔣介石。

    9月3日被國民政府定為勝利日,蔣介石在向全國廣播。

    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前的檢閱臺,豎起巨大的“V”形標志。

    享受勝利果實的蔣介石。

    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前的盛況。

    陪都校場的“V”形彩燈裝飾。

    圖為渴望和平的人民在拆毀碉堡,準備重建家園。

    毛澤東在重慶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與周恩來等在赫爾利陪同下,飛抵重慶機場。右一為張治中。

    毛澤東、蔣介石、赫爾利在重慶談判期間的合影。后排左起為蔣經(jīng)國、張群、吳國楨。

    國共談判期間,毛澤東與蔣介石在一個酒會上碰杯。

    美國在空運國民黨軍隊

    美國在空運國民黨軍隊。

    國民黨軍隊由美國軍機運送到各個日占大城市進行接收工作。

    國民黨軍隊由美國軍艦運送到各個日占大城市進行接收工作。

    國民黨軍隊進入上海,背景黃埔江上可見美國軍艦。

    在上海的美軍。

    美國派軍艦把國民黨軍隊運往內(nèi)戰(zhàn)前線,幫助蔣介石進攻解放區(qū)。

    昆明“一二一”慘案

    昆明學生舉行反內(nèi)戰(zhàn)、爭民主的游行。

    被國民黨軍警殺害的死難者靈堂。

    1945年12月1日,國民黨軍警鎮(zhèn)壓要求和平、反對內(nèi)戰(zhàn)的昆明學生,造成慘案。圖為昆明各界人士為在慘案中遇難的于再、潘焱(女)、李魯連和張華昌四烈士送葬。

    昆明學生三萬余人舉行示威游行,抗議國民黨的暴行。

    學生示威隊伍中的巨幅宣傳橫幅:“取之于民,用之于狗,特務逞兇,黨棍升官?!?/p>

    被國民黨特務搗毀的西南聯(lián)大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