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xué)英譯絮談
“十年辛苦不尋?!?/h2>
李希凡寫的《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一書,一開頭就引人入勝,是這樣說的:
我國古典小說的著名作品《紅樓夢》,從十八世紀(jì)中葉(清代乾隆王朝)以題名《石頭記》的八十回手稿傳抄開來,就在封建士大夫和市民階層中間流傳。在他的作者曹雪芹死后不久,又有一些“好事者”輾轉(zhuǎn)傳抄,拿到廟市去出賣,每部售價(jià)竟達(dá)“數(shù)十金”。后來高鶚冒名續(xù)寫后四十回,是為一百二十回《紅樓夢》*。這時(shí)距離曹雪芹逝世不過三十年左右,《紅樓夢》已經(jīng)風(fēng)靡全國。所謂“開談不講《紅樓夢》,雖讀詩書也枉然”。當(dāng)時(shí)流傳的這句諺語,正說明了這部小說在清朝中葉以后的傳播之廣,影響之大。
吳世昌在《我怎樣寫【紅樓夢探源】》一文,一開頭也這樣說:
在西歐,從來最暢銷的書是《新舊約圣經(jīng)》;在中國,自十八世紀(jì)末年以后,最暢銷的書(除了《時(shí)憲書》——即日歷——和幼童教本如《百家姓》、《千字文》之外),要算是《紅樓夢》。
吳世昌此文是一九六一年在牛津大學(xué)寫的,發(fā)表于一九六二年一月一日新加坡的《南洋商報(bào)》上,距他用英文寫的“On the Red Chamber Dream”(《紅樓夢探源》)一書在英國出版之后不久。
在這本書中,吳世昌也提到“開談不講《紅樓夢》,雖讀詩書也枉然”這兩句話,譯成英文如下:
If one can't open his talk with a theme
Culled from the Red Chamber Dream,
Though versed in Books of Odes,
History and all the rest
He can arouse nobody's interest.
對于《紅樓夢》一書,曹雪芹曾“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故曰“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
這兩句詩,吳世昌譯成英文如下:
Every word (in the novel) which one looks at is a drop of blood,
The ten years' painstaking labor is no commonplace.
這一翻譯,可說是一字不漏,一滴不漏。
*(編者注)對于《紅樓夢》后四十回是否為高鶚?biāo)m(xù)寫,學(xué)術(shù)界一直有爭論。目前,認(rèn)為一百二十回《紅樓夢》為曹雪芹一人所作,已成主流。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