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定州市
北魏皇始三年(公元387年)在盧奴縣置安州。天興三年(公元450年)取“平定天下”之意更名定州。隋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廢州改博陵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定州,治安喜縣。后幾經廢置。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定州升中山府,治、領安喜縣。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又改中山府為定州。三年安喜縣省入定州,屬真定府。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定州升直隸州。1913年降州為縣,縣以州名,屬保定道。1986年3月置定州市。1994年改為省轄縣級市。
-
郵編:073000
區(qū)號:0312
(漢)透雕龍紋黃褐玉環(huán),40號漢墓出土。
(北宋)龍首流白瓷凈瓶。北宋塔基地宮出土的北宋早期定窯白瓷精品,高32.2厘米。
(北宋)劃花水波紋瓷海螺。北宋塔基地宮出土,高19.8厘米。
冬學(1951年)
冬學是利用農民的冬閑時間,推行農民業(yè)余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冬學期間河北定縣翟城的婦女們在上文化課。
學員們迫切要求提高政治文化水平,他們自己主動拿錢買書。這是教員把買來的書分給大家。
模范學員秦清華利用休息時間自學。
模范學員徐雪琴(右)利用紡線休息時間,請教員王玉蓉幫助她復習功課。
學員們迫切需要知道國際國內大事,每天人民日報來到,便抽時間閱讀。
每天晚飯后,上課前,很多學員都到村圖書館去閱讀雜志報紙,或復習功課。
從定縣到天安門(1952年)
河北省定縣一個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主任、省勞動模范張玉璞正在工作的時候,接到中央人民政府的邀請,要他到北京參加國慶節(jié)觀禮。
張玉璞離家前,答應了次女翠燕的要求:一定在北京買幾本好看的連環(huán)畫帶回去。
張玉璞到棉田時和社員們道別。今年他們的棉花收成很好,每畝摘了700多斤。
張玉璞動身時,全村鄉(xiāng)親們都趕來送行。
在河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保定,張玉璞受到了熱烈的招待,農林廳張廳長(右)還陪他參觀了省人民政府。
張玉璞和河北省其他農業(yè)勞動模范到達了全國人民所景仰的首都。華北行政委員會的代表在車站上迎接他們。
張玉璞光榮地在天安門觀禮臺上,看到受檢閱的整齊的人民解放軍的各種部隊和首都各界參加慶祝典禮的群眾隊伍,深深感到祖國的日益強大。
翟城村的文化生活(1952年)
河北省定縣翟城小學校有450多名學生,全村490名學齡兒童已有百分之八十入學。這里是中午放學時的情形。
翟城村在1950年冬天就建立了圖書室。現(xiàn)在他們正在重新粉刷圖書室。
青年婦女趙金亭,從前一個字也不認識,參加民校學習后,堅持了三年,進步很快,現(xiàn)在已經當了民校的教員。她正在翻看參考書,準備講課的教材。
翟城村的民校,已經有堅持3年不斷學習的歷史,全村有430多人參加民校學習。民校的學習小組,利用晚上時間進行學習。
翟城村的民兵中隊長秦文祥和青年團員張小俊,是一對自由結婚的新夫婦。他們常利用休息時間互助研究功課。
郵遞員每兩天到翟城村送報紙?,F(xiàn)在全村已訂閱了人民日報、工人日報和中國青年報,并組織了五個街頭讀報組,利用每天中午休息時間向村子里的群眾講解時事。
翟城村還組織了一個40多人的話劇團,是定縣全縣聞名的村劇團,經常配合當前的中心工作演出。圖為他們利用空余時間排演新劇本。
翟城村的村劇團,利用晚上的時間研究劇本和練習臺詞。
翟城村的宣傳組,經常結合當前的時事,出版墻報和漫畫,有時并有專人向群眾講解,他們都非常喜歡這種形式。
翟城村小學校的宣傳隊,利用集市的時間,向群眾講播時事和村里進行的生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