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呼蘭區(qū)
“呼蘭”源于滿語“忽剌溫”,煙囪之意。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筑呼蘭城。同治元年(1862年)置呼蘭廳,治巴彥蘇蘇(今巴彥縣)。光緒五年(1879年)設呼蘭副都統(tǒng)。三十一年升呼蘭廳為府,移治呼蘭城。三十二年裁呼蘭副都統(tǒng)。1913年廢府置縣。2004年2月4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消哈爾濱市呼蘭縣,設立哈爾濱市呼蘭區(qū)。
-
郵編:150450
區(qū)號:0451
蕭紅(1911-1942)
偽滿時期的呼蘭街市。
偽滿時期的呼蘭街市。
分配勞動的果實(1956年)
呼蘭縣腰堡村“七一”農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開始年終結賬。
“姑姑有新頭布,我有新帽子?!?/p>
分糧食。
分給社員于祥的糧食,送到他的家里來了。
“七一”社又用公積金買了一些牲口和農具,它和另外兩個社并為集體農莊后,公共財產(chǎn)更多了。
“七一”社用公積金買的牲口。
飼養(yǎng)員任江病了,住在縣立醫(yī)院里,治療費用由公益金開支。
這些天,書籍銷得更多了。
縫制業(yè)余劇團的新幕布,準備慶祝集體農莊的成立。
王玉珍(左)的嫁妝都是她自己勞動所得的錢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