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武漢市
《水調歌頭·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毛澤東—
九省通衢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江夏郡。三國魏、吳各置江夏郡。魏據江北;吳據江南。兩晉、南朝曾為沙羨縣、汝南郡(后為縣)、江夏郡及荊州、郢州治所,隋初廢郢州。開皇九年(589年)廢江夏郡,置鄂州,治夏口;改汝南縣為江夏縣。江夏之名沿用至清,歷為州、郡、軍、府、路、省、總督治所。
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廢漢陽府留漢陽縣,改夏口廳為夏口縣。1926年改武昌縣城區(qū)為武昌市,夏口縣與漢陽縣城區(qū)并為漢口市。1927年1月國民政府自廣州遷至武漢,劃武漢為京兆區(qū)。4月武昌市、漢口市合并為武漢特別市。1949年武昌市、漢口市、漢陽縣城合并為武漢市。1998年撤銷黃陂縣和新洲縣,并入武漢市。
-
郵編:430014
區(qū)號:027
毛主席在甲板上檢閱正在與江水搏斗的游泳大軍。(1966年)
毛主席在1966年7月16日,再一次乘風破浪,暢游長江。十年前的6月,毛主席曾三次在武漢橫渡長江,并且寫下了光輝豪邁的詩篇《水調歌頭·游泳》。十年后的今天,毛主席又在大江中遨游,歷時一小時零五分。
國營武漢第一棉紡織廠(1952)
新建的國營武漢第一棉紡織廠即將全部落成。工廠的全部裝備,都是中國自造的。
圖為該廠的細紗車間。
鸚鵡洲(1952)
長江中游的鸚鵡洲聚集著湖南運來的大宗木材,準備流放到長江下游各地去。
漢水鐵橋工地夜景(1952)
從漢口通往漢陽的漢水鐵橋修成后,大量的橋梁器材就可經過北橋運住漢陽,修建從漢陽通往武昌的長江大橋。包括這兩座鐵橋在內的武漢長江大橋將使武漢三鎮(zhèn)聯系起來,使京漢,粵漢兩條鐵路接軌,并使南來北去的汽車暢通無阻,大大加速我國南北物資的流轉。
武漢市舉行婦女體育運動聯歡大會(1955)
武漢市3月13日舉行婦女體育運動聯歡大會,參加比賽的有1450多名工廠、學校、機關的女運動員。圖為中南民族學院學生表演的民族舞蹈。
圖為武漢市第三女中表演的藤圈操。
圖為參加大會的摩托車隊舉行入場式。
武漢市洪水過后(1955)
長江中游武漢市的一角。
武漢市去年戰(zhàn)勝了百年來沒有過的特大洪水以后,江堤修得更加高大、更加堅固了。
去年防汛期間,以中共湖北省委書記、中共武漢市委書記和武漢市長為首的武漢市防汛總指揮部正在研究加強堤防的措施。
去年洪水水位高達29.73公尺,人民卻英勇地保全了武漢。
1931年,洪水達到26.94公尺時,漢口江堤就決了口,市區(qū)一片大水。
工人和農民并肩作戰(zhàn),走在洪水的前面。
檢查防浪木排。
用蘆席保護堤坡,用竹籠保護堤腳,在高堤50公尺的江面上敷設了60多公里長的防浪木排。
大水淹沒了公路,戰(zhàn)士們便搭起一座5里多長的木橋。
300多臺抽水機把堤內的積水排除出去。
成千上萬的婦女組織了服務隊,為防汛人中員送茶水,洗衣裳。
海軍部隊和鐵道部隊都派了潛水員來支援武漢的防汛工作。
在全國人民支援下,武漢市在防汛期間得到了充分的防汛器材、生產原料和生活物資。
洪水淹沒了路軌。工人們先后5次把路基加高。當軌面被淹沒時,火車仍舊涉水前往武漢,安全地完成了緊急的運輸任務。
文藝工作者也參加了防汛的斗爭。蔡克振當時畫了這樣的一幅漫畫:
小魚:“媽媽,你不是說水漲了就要帶我們去逛漢口馬路嗎?”大魚:“孩子,我逛漢口馬路是1931年的事,現在可不行了!”
在防汛斗爭中,全市有14,450多人立功授獎。
武漢市郊區(qū)的農民及時排水搶種,仍然獲得了豐收。
未來的鋼鐵基地(1956)
武漢鋼鐵公司的建設工程開始了。
工地上的挖土機司機王貴君,他的計劃定額是1年16萬8千立方米。
施工現場。
武漢長江大橋工程進入科學檢驗階段(1957)
武漢長江大橋工程進入科學檢驗階段,這兩列雙機車牽引的重車通過引橋開向正橋,以便檢查橋梁應力。
武漢熱電站(1957)
蘇聯幫助我國建設的武漢熱電站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工程。電站第一期工程完成后的發(fā)電能力,等于1956年武漢市發(fā)電能力的一倍半。
武漢教學標本模型廠(1957)
新建武漢教學標本模型廠做出一批野鴨標本。
武漢漢口蛋廠(1957)
漢口蛋廠每天加工的鮮蛋達15萬斤。
為農民設計住宅(1957)
為了滿足廣大農民的要求,武漢市中南工業(yè)建筑設計院的設計師設計了一些符合當地農民居住習慣的混凝土農村住宅。
圖為根據設計建的一種住宅。
飛車走壁(1958)
著名車技演員蔡少武最近在武漢市表演了他所創(chuàng)造的環(huán)球飛車走壁。他駕駛一輛兩公尺多長的汽車在一個直徑8公尺的球形網中回旋上升,駛近頂端時又能在差不多倒懸的狀態(tài)里疾駛而下。
武漢鋼鐵公司焦化廠正在建設中(1958)
武漢鋼鐵公司焦化廠正在建設中。
武鋼二號高爐(1959)
武漢鋼鐵公司的二號高爐,以過四個多月施工,工程已近尾聲,為它服務的選礦廠、燒結廠、三號焦爐等不久也將全部建成。
卡車拖帶50輛掛車(1959)
這輛卡車拖帶50輛掛車,載貨156噸半,以30里時速從漢口向黃陂縣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