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袁州區(qū)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宜春縣,治今址,屬豫章郡。因城側有泉,夏冷冬暖,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屬安城郡。隋屬袁州,為州治。大業(yè)三年(607年)屬宜春郡,為郡治。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袁州治。天寶元年(742年)為宜春郡治。乾元元年(758年)為袁州治。元為袁州路治。明為袁州府治。1912年廢府屬省。1914年屬廬陵道,一度為道治。1926年復隸省。1949年屬袁州分區(qū)。1950年屬袁州專區(qū)并為專署駐地。1952年屬南昌專區(qū)。1959年屬宜春專區(qū),專署復駐此。1978年屬宜春地區(qū)。1979年析宜春縣城郊置宜春市,縣人民政府仍駐市內。2000年6月改置袁州區(qū)。
-
郵編:334500
區(qū)號:0795
宜春縣袁家坪礦,是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中一面鮮艷的紅旗。他們依靠群眾,土法上馬,以我為主,自力更生,用自己的雙手在高山峻嶺中實現(xiàn)了一條從裝卸運輸?shù)竭x礦出精粉的自動生產流水線。圖為傳送帶。(1960年)
圖為球磨機。
礦石經過陡壁溜槽落入運礦箱,沿著空中索道搭上土火車,再經木質軌道送到碎礦機,通過傳送帶、球磨機、浮選機,精粉就源源不斷地流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