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沁水縣
北齊廢泰寧郡,改東永安縣為永寧縣,屬高平郡。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端氏縣治徙今城關東45公里端氏,廢西河縣和安平郡,與永寧縣俱改屬長平郡。十八年改永寧縣為沁水縣。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澤州治自今陽城縣境徙今端氏,沁水、端氏2縣俱屬之。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澤州徙治今晉城市境。
宋沁水縣徙治今城關,與端氏縣同屬澤州高平郡。金代2縣均屬澤州。蒙古中統(tǒng)年間2縣一度改屬司侯司。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端氏縣廢入沁水縣,仍屬澤州。明因之。清雍正年間改屬澤州府。1912年改屬冀寧道,后直屬省。1949年屬長治專區(qū)。1958年并入陽城縣。1960年復置,屬晉東南專區(qū)。1967年屬晉東南地區(qū)。1985年屬晉城市??h以沁河得名。
-
郵編:048350
區(qū)號:0356
郭壁村府君廟元代戲臺。屋頂單檐歇山,山花向前。四角立柱,間距東西面寬5.53米,南北進深5.54米,臺基1.1米。據明代碑記,該戲臺始建于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現(xiàn)存為金元架構。
玉帝廟明代戲臺。為明代早期式樣,其屋頂尚保留元代單檐歇山格式,然梁架結構已變,橫跨度已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