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黃山市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置歙州,以秦漢舊縣為名。大業(yè)初治休寧。隋末治歙縣。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取徽嶺、徽水之名,改名徽州。元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1949年置徽州專區(qū)。1956年并入蕪湖專區(qū)。1961年復置徽州專區(qū)。1971年改徽州地區(qū)。1987年撤銷徽州地區(qū),以黃山為名置黃山市。
-
郵編:244500
區(qū)號:0559
云海旭日
霧鎖群峰
北海之秋
黃山
黃山玉屏峰。(1956年)
黃山蓬萊三島。(1957年)
這棵靈芝草,高48公分,生長在安徽省黃山拔海2,450公尺的石巖中。它白天在云霧中發(fā)白光,是一種特別珍貴的藥材。(1958年)
黃山初夏(1959年)
我國多名山。泰山的日出,雁蕩的瀑布,華山的峻險,各極其妙:而黃山雄出于群山之中,號稱“天下奇”。幾年來,黃山新建了許多接待游人的賓館,整修了道路。最美的方圓450平方公里,已被劃為公園。目前黃山進入初夏,松聲如濤,滿山濃綠,游客日見加多。
前海的“云?!薄?/p>
玉屏曉霧。
勝景之一:“猴子望太平”。
清涼臺觀日出。
黃山松(1962年)
懸崖上冠狀松。
“姐妹松”。
“蒲團松”。
“送客松”。
“天都雙蛟”。
山谷里的奇松。
黃山游(1963年)
漫將一硯梨雨,潑濕黃山幾段云。
黃山松多生長于削壁巖隙間,久經風吹雨打,不怕冰霜侵襲。
初雪。
云海。
夢筆生花。
黃山勝景(1979年)
西海群峰。黃山風景有前海、后海、天海、東海、西海之分。在排云亭憑眺西海,奇峰怪石,百態(tài)千姿。
臥龍松。黃山有“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之說。這是由于黃山怪石縱橫又多雨霧的自然環(huán)境所致,在懸崖峭壁上也能生長出或倒懸或偃臥的松樹。
飛來石。巨石兀立峰頂,似動非動,好似天外飛來。名為飛來石,實為冰川作用造就。
黃山“寶光”(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