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名勝古跡
跨地區(qū):
- 秦長城遺址
- 首起今甘肅臨洮縣城北15公里洮河東岸的南坪望兒咀,進入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境,又回甘肅境,進入陜西省境。因地形起伏,夯土版筑,在外取土,城外形成塹壕,基寬6米,斷面呈梯形,殘高1.4米,烽燧密集連矚相望?,F(xiàn)存土垣斷斷續(xù)續(xù)。秦始皇長城筑于三十三年(前214年),首起甘肅今岷縣城西,沿洮河東岸,經(jīng)岷縣、臨洮、永靖等縣。洮河匯入黃河后,長城又沿黃河南岸經(jīng)蘭州、皋蘭、靖遠等市縣,進入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境,蜿蜒起伏奔去。多利用河流沿岸的高山峽谷天然屏障,或“依山險”或“塹溪谷”,稍作整治,不再修筑城垣。并于險峻要路處,筑城障、建烽燧,徙罪徒戍守。
- 漢長城遺址
- 東起蘭州市河口黃河岸,西止酒泉市北大河東岸。漢代稱塞。蘭州黃河以西歷史上稱河西,亦稱河西漢塞。漢武帝開發(fā)河西、維護中西交通,設4郡,分段修筑。元鼎六年(前111年)筑令居塞,東起蘭州市河口黃河岸,沿莊浪河經(jīng)永登、天祝藏族自治縣越烏鞘嶺,經(jīng)古浪、武威、永昌、山丹、張掖、臨澤、高臺等市縣,西止酒泉市北大河東岸。
- 元封四年(前107年)筑酒泉塞,東起金塔縣天倉鄉(xiāng),沿北大河經(jīng)金塔、嘉峪關、玉門、安西、敦煌等市縣,西止疏勒河下游灣窯以西。太初三年(前102年)筑居延塞和休屠塞。居延塞南起金塔縣正義峽,沿墨河東岸北上,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額濟納旗境。休屠塞在民勤縣境內(nèi),西漢初年筑敦煌以西烽線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境內(nèi)。地節(jié)三年(前67年)筑媼圍塞,北以騰格里沙漠為屏障,東起景泰縣的吊溝,西止古浪縣民權鄉(xiāng)。另在民樂縣境內(nèi)沿祁連山北坡筑氐池塞。從蘭州黃河北岸起,經(jīng)蘭州市東接秦塞。
- 修筑結(jié)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F(xiàn)存塹壕一般寬8-10米,深在2米以上。塹壕內(nèi)鋪細沙,檢查逾越者的足跡,即漢簡和文獻稱為“天田”。以蘆葦、紅柳、胡楊和羅布麻等夾礫層層疊壓成墻,雖經(jīng)2000多年風沙侵蝕,有些地段至今仍堅固完整,屹立于戈壁中,玉門關附近城垣保存最好。殘高4米左右。蘆葦?shù)葘雍?厘米,砂礫層厚20厘米,粘結(jié)非常牢固,可謂我國古代獨創(chuàng)的混凝土。
- 長城內(nèi)側(cè)高峻處,烽燧土臺相望。臺以黃土為基,上部用土坯壘砌,高者達10米。臺旁墻塢內(nèi)有戍卒所居小舍,備弓弩刀劍、石塊等防御武器;臺頂小室為戍卒日夜警戒執(zhí)勤的崗位,如發(fā)現(xiàn)敵情,晝則舉燧升煙,夜則舉烽燃火,相互報警。據(jù)說狼糞燔煙最大,易使遠處望見,故土臺俗稱狼煙墩,又名烽火臺。
- 元封四年(前107年)筑酒泉塞,東起金塔縣天倉鄉(xiāng),沿北大河經(jīng)金塔、嘉峪關、玉門、安西、敦煌等市縣,西止疏勒河下游灣窯以西。太初三年(前102年)筑居延塞和休屠塞。居延塞南起金塔縣正義峽,沿墨河東岸北上,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額濟納旗境。休屠塞在民勤縣境內(nèi),西漢初年筑敦煌以西烽線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境內(nèi)。地節(jié)三年(前67年)筑媼圍塞,北以騰格里沙漠為屏障,東起景泰縣的吊溝,西止古浪縣民權鄉(xiāng)。另在民樂縣境內(nèi)沿祁連山北坡筑氐池塞。從蘭州黃河北岸起,經(jīng)蘭州市東接秦塞。
- 明長城遺址
- 西起嘉峪關,經(jīng)酒泉、民勤、蘭州等縣市。又稱邊墻遺址。明沿邊墻設九鎮(zhèn),分段屯駐。甘肅境內(nèi),蘭州市以西屬甘肅鎮(zhèn),以東屬固原鎮(zhèn)。甘肅鎮(zhèn)轄邊墻,始筑弘治元年(1488年),完成于嘉靖、隆慶年間。固原鎮(zhèn)轄邊墻,始筑于成化十年(1474年),又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萬歷元年(1573年)及三十五年,分期分段筑邊墻、堡、寨、墩臺、經(jīng)景泰、靖遠等縣,沿黃河南岸延伸,出黑山峽入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境,蜿蜒起伏。
- 邊墻一般用黃土歷筑,夯層厚13-20厘米。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墻,設置垛口,底厚5-6米,頂寬2米。烽火臺緊靠長城內(nèi)側(cè),高10米以上,因黃土夯筑,俗稱烽火墩,頂上壘砌小屋為眺望哨所。墩間距約5公里,連矚相望,十分壯觀。遇隘口、山口均在長城外筑有眺望臺。嘉峪關、山丹、永昌、古浪等市縣境內(nèi)保存完整,矗立在戈壁沙漠中,氣勢雄偉。殘存高1-7米。有的地段仍在10米以上。穿越農(nóng)田地段,時斷時續(xù),遺跡走向猶存。
-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qū)
- 在甘肅省和青海省交界處。東西長1200公里,南北寬50-100公里,為國內(nèi)目前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qū)。祁連山地形復雜,自然植被垂直分布,動植物種類繁多。
- 黃河索橋古渡遺址
- 在靖遠縣、景泰縣境內(nèi)黃河東西兩岸。自漢代起即為古“絲綢之路”北路跨越黃河的渡口,明隆慶年間(1567-1572)曾在此處筑船索橋,并在河東修亭樓,上書“鐵索關”。現(xiàn)兩岸均有橋墩及碼頭殘跡,并留有塊石砌筑的民居及軍營房屋殘墻。兩岸山頂皆有烽燧,與明長城相通,紅粘土夯筑,一面略呈方形。最大一邊長約25米,底部直徑10米,殘高約8米。為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筑邊墻時所筑。
嘉峪關市
- 嘉裕關*
- 在嘉峪關市西南隅。
- 懸壁長城
- 在嘉峪關北8公里、黑山東側(cè)。
- 黑山石刻畫像
- 在嘉峪關市西北約20公里的黑山峽谷中。
- 魏晉壁畫群
- 在嘉峪關市東北20公里的新城戈壁灘上。
- 七一冰川
- 在嘉峪關市西南的祁連山中。
金昌市
金川區(qū):三角城沙井文化遺址、高廟古城遺址、孩母寺石窟
永昌縣
- 鐘鼓樓
- 在永昌縣城中四街交會處。
- 觀河樓塔
- 在永昌縣城北1公里北海子。
- 圣容寺塔
- 在永昌縣城北約5公里的北海子。
=酒泉市
玉門市
- 老君廟
- 在玉門市區(qū)南5公里。
- 昌馬石窟
- 在玉門市玉門鎮(zhèn)東南約60公里。
肅州區(qū)
- 鼓樓
- 在市區(qū)中心。
- 酒泉
- 在東關酒泉公園內(nèi)。
- 東晉壁畫墓
- 在市西北果園鄉(xiāng)陶家莊。
- 藥王宮古建筑群
- 在酒泉中學馬路兩側(cè)。
- 丁家閘壁畫墓
- 在城西約3公里戈壁灘上。
敦煌市
- 沙州故城遺址
- 在敦煌市區(qū)西黨河西岸。
- 白馬塔
- 在敦煌市沙州故城南部。
- 敦煌古城
- 在敦煌市區(qū)西10公里。
- 鳴沙山#
- 在敦煌市區(qū)南6公里。
- 月牙泉#
- 在敦煌市區(qū)南7公里鳴沙山北麓。
- 莫高窟*
- 在敦煌市區(qū)東南25公里。
- 藏經(jīng)洞
- 敦煌莫高窟第17洞。
- 九層樓
- 莫高窟編號第96窟。
- 慈氏塔
- 在敦煌莫高窟窟崖前林園中。
- 佛爺廟-新店臺墓群
- 在敦煌市區(qū)東南約5公里的戈壁上。
- 西千佛洞
- 在敦煌市區(qū)西35公里。
- 大方盤城*
- 在敦煌市區(qū)西北60公里戈壁灘上。
- 玉門關故城*
- 在敦煌市區(qū)西北88公里的戈壁灘上。
- 漢懸泉置遺址
- 在敦煌市區(qū)東64公里。
- 陽關故址
- 在敦煌市區(qū)西70公里的古董灘上。 在敦煌市區(qū)西北95公里,東距玉門關11公里。
- 渥洼池
- 在敦煌市南湖鄉(xiāng)。
瓜州縣
- 人頭疙瘩
- 在瓜州縣城東約30公里的布隆吉黃粘土地帶。
- 鎖陽城城堡遺址
- 在瓜州縣東南約40公里的戈壁灘上。
- 榆林窟
- 在瓜州縣城南約70公里祁連山中榆林河東西兩岸峭壁上。 中唐 榆林第25窟文殊菩薩壁畫
- 橋灣城遺址
- 在瓜州縣城東60公里。
- 東千佛寺
- 在瓜州縣橋子鄉(xiāng)。
- 星星峽
- 在瓜州縣與新疆交界處、甘新公路旁。
金塔縣
- 肩水都尉府遺址
- 在金塔縣城北100公里黑河東岸戈壁灘上。
- 肩水金關遺址
- 在金塔縣城北107公里額濟納河上游谷地北口的東岸。
- 漢居延寨防遺址*
- 在金塔縣城北90公里。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 大、小蘇干湖自然保護區(qū)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 黨城城堡遺址
- 在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城東南2公里。
- 五個廟石窟
- 在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城北12公里。
- 石包城城堡遺址
- 在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城東150公里的小山上。
- 馬鬃山巖畫
- 在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nèi)。
蘭州市
- 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舊址
- 在蘭州市酒泉路互助巷2號。
- 白云觀
- 在蘭州市濱河路。
- 金天觀
- 在蘭州市西津東路東段。
- 至公堂
- 在蘭州市翠英門路。
- 白衣寺塔
- 在蘭州市慶陽路。
- 莊嚴寺
- 在蘭州市城關區(qū)舊城中心鼓樓西側(cè)。
- 白塔山
- 在蘭州市黃河北岸。
- 黃河鐵橋
- 在蘭州市白塔山下。
- 五泉山
- 在蘭州市南、皋蘭山北麓。
永登縣
- 海德寺
- 在永登縣城東北角,東靠城墻,面臨縣門街。
- 魯土司衙門
- 在永登縣連城鄉(xiāng)舊城內(nèi)。
- 妙因寺
- 在永登縣連城鄉(xiāng)魯土司衙門西側(cè)。
- 大佛寺
- 在永登縣紅城鄉(xiāng)。
榆中縣
- 興隆山
- 在榆中縣城西南5公里。
- 興隆山臥橋
- 在興隆山下。
- 牡丹園
- 在榆中縣城東8公里和平鄉(xiāng)。
皋蘭縣
- 什川黃河吊橋
臨夏回族自治州
臨夏市
- 蝴碟樓
- 在臨夏市南關。
- 南關清真寺
- 在臨夏市南門廣場南側(cè)。
- 萬壽觀
- 在臨夏市北1公里。
臨夏縣
- 崔家莊、王坪、楊家河等地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康樂縣
- 蓮花山
- 在康樂縣境內(nèi)。
- 西蜂窩寺
- 在康樂縣西南20公里鳴鹿鄉(xiāng)。
永靖縣
- 劉家峽水電站
- 在永靖縣黃河峽谷中。
- 炳靈寺石窟*
- 在永靖縣西約50公里、黃河北岸積石山中。
- 炳靈寺上寺
- 從炳靈寺沿大寺溝向北2.5公里。
廣河縣
- 齊家坪、趙家、瓦罐嘴等地新石器時代馬家窯、齊家文化遺址
城關鎮(zhèn):清真大寺
三甲集鎮(zhèn):中心寺、西大寺等清真寺
和政縣
- 松鳴巖
- 在和政縣城南25公里吊灘鄉(xiāng)。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
- 林家馬家窯、齊家文化遺址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
- 積石關
- 在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城西25公里。
平?jīng)鍪?/a>
崆峒區(qū)
- 柳湖
- 在城區(qū)北郊。
- 平?jīng)鰧毸?dd> 在東關。
- 崆峒山#
- 在市區(qū)西30公里。
- 龍隱寺
- 在市區(qū)西35公里的龍尾山腰。
靈臺縣
- 皇甫謐墓
- 在靈臺縣城西北5公里張鰲坡。
- 圪達廟
- 在靈臺縣城東南約7公里的達山。
靜寧縣
- 劉河村漢成紀故城遺址
- 戰(zhàn)國秦長城遺址
- 界石鋪慶勝樓
- 戰(zhàn)國秦長城遺址
崇信縣
- 鳳山
- 在崇信縣錦屏鎮(zhèn)梁坡村東北。
華亭市
- 石拱寺石窟
- 在華亭市上吳鎮(zhèn)南3公里。
涇川縣
- 王母宮山
- 在涇川縣城西0.5公里。
- 王母宮石窟
- 在王母宮山東北面。
- 羅漢石窟
- 在涇川縣城東15公里的羅漢洞鄉(xiāng)。
- 水泉寺
- 在涇川縣水泉寺村東1公里。
- 涇川溫泉
- 在涇川縣城東約7公里的何家坪。
- 南石窟寺*
- 在涇川縣城北10公里。
莊浪縣
- 紫荊山
- 在莊浪縣城南。
- 陳家洞石窟
- 在莊浪縣城東北30公里洞峽內(nèi)龍山崖上。
天水市
- 城隍廟
- 在天水市大城十字街口東北側(cè)。
- 北關清真寺
- 在天水市區(qū)北關。
- 南北宅子
- 在天水市內(nèi)。
- 織錦臺與回文詩
- 在天水市西關原二郎巷內(nèi)。
- 李廣墓
- 在天水市南1公里南山麓石馬坪。
- 南郭寺
- 在天水市區(qū)南2.6公里公里慧音山。
- 隗囂宮遺址
- 在天水市城區(qū)北3公里仁壽山上。
- 馬跑泉與曬經(jīng)寺
- 在天水市北道區(qū)南約3公里。
- 老君廟
- 在天水市西南3公里處。
- 伏羲廟
- 在天水市西關伏羲路西端。
- 玉泉觀
- 在天水市北天靖山麓。
- 麥積山#
- 在天水市東南部西秦嶺北支東段。
- 麥積山石窟*
- 在天水市東南約30公里山中。
- 雙玉蘭堂
- 在天水市區(qū)東南20公里甘泉鎮(zhèn)南街。
- 花石崖
- 在天水市區(qū)東60公里。
- 仙人崖
- 在天水市東南約55公里。
- 仙人崖石窟
- 在仙人崖壁。
- 畫卦臺
- 在天水市區(qū)西北75公里。
- 石門
- 在天水市區(qū)東南50公里隴南山區(qū)。
武山縣
- 水簾洞石窟群
- 在武山縣城東北約25公里的榆盤鄉(xiāng)。
- 拉梢寺石窟
- 在水簾洞北側(cè),與水簾洞隔山相望。
- 木梯寺石窟
- 在武山縣城南35公里石渭山。
- 武山溫泉
- 在武山縣城東南30公里的溫泉鄉(xiāng)。
- 禪殿寺石窟
- 在武山縣城西南40公里的定荒山。
甘谷縣
- 大像山石窟
- 在甘谷縣城西南1.5公里。
- 蔡家寺
- 在甘谷縣城東北10公里的蔡家村。
- 華蓋寺石窟
- 在甘谷縣城西10公里的南山坳。
清水縣
- 趙充國墓
- 在清水縣城西北1公里牛頭河北岸臺地上。
- 清水溫泉
- 在清水縣城東北17公里牛頭河右岸溝谷內(nèi)。
秦安縣
- 興國寺
- 在秦安縣城北街。
- 泰山廟
- 在秦安縣城東的鳳山上。
- 大地灣仰韶文化遺址*
- 在秦安縣城東北40公里五營鄉(xiāng)邵店村。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清真西大寺
- 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城內(nèi)。
武威市
涼州區(qū)
- 文廟
- 在市區(qū)東南隅。
-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 在文廟內(nèi)。
- 高昌王世勛碑
- 在內(nèi)廟內(nèi)。
- 羅什塔
- 在內(nèi)北大街。
- 大云寺銅鐘
- 在東北隅鐘樓。
- 雷臺
- 在北門外1公里雷臺湖。
- 海藏寺
- 在市區(qū)西北2公里。
- 弘化公主墓
- 在市區(qū)東南25公里的青嘴喇嘛灣。
- 西寧王忻都公神碑
- 在市區(qū)北15公里永昌府石碑溝。
- 沙漠公園
- 在市區(qū)東19公里,毗鄰騰格里沙漠。
- 下雙寨大廟
- 在市區(qū)東北15公里的下雙鄉(xiāng)。
- 祖師宮
- 在市區(qū)西20公里的永豐鄉(xiāng)。
- 天梯山石窟
- 在市區(qū)南50公里處的張義堡天梯山上。
民勤縣
- 圣容寺
- 在民勤縣城西南隅。
- 鎮(zhèn)國塔
- 在民勤縣城西門外。
古浪縣
- 財神閣
- 在古浪縣大景城中心。
- 土門鐘樓
- 在古浪縣城東北約30公里土門村。
- 山陜會館
- 在古浪縣城東北約30公里的漪泉村。
天祝藏族自治縣
- 明長城遺址
- 喇嘛教寺院天堂寺、華藏寺
白銀市
- 剪金山
- 在白銀市白銀區(qū)。
- 劉道塔
- 在白銀市白銀區(qū)剪金山腰,西鄰上天梯。
- 王進寶將軍墓
- 在白銀市平川區(qū)共和鄉(xiāng)馬飲水村北5公里。
- 紅山寺
- 在白銀市平川區(qū)共和鄉(xiāng)。
靖遠縣
- 鐘鼓樓
- 在靖遠縣城中心。
- 烏蘭山
- 在靖遠縣城南。
- 獨石頭石刻
- 在靖遠縣城西約7公里的獨石頭村。
- 法泉寺石窟
- 在靖遠縣城東7.5公里揚梢溝口。
- 潘育龍墓
- 在靖遠縣城南約2公里潘家窩窩。
- 接引寺石窟
- 在靖遠縣城東約3公里的下灘村山崖上。
- 寺兒灣石窟
- 在靖遠縣西南寺兒灣村。
景泰縣
- 五佛寺石窟
- 在景泰縣東20公里的五佛鄉(xiāng)。
- 雙龍寺
- 在景泰縣城東3公里的蘆陽鎮(zhèn)。
- 觀河樓
- 在景泰縣東北25公里。
會寧縣
- 會師樓
- 在會寧縣城。
- 鐵木山
- 在會寧縣城西北70公里。
定西市
安定區(qū)
- 巉口鄉(xiāng)巉口村、朱家莊漢代村鎮(zhèn)遺址和墓群
岷縣
- 大崇教寺
- 在岷縣城東南20公里的梅川鄉(xiāng)馬場溝北面的半山腰。
渭源縣
- 灞陵橋
- 在渭源縣城南門外百米的清源河上。
- 鳥鼠山
- 在渭源縣城西南7.5公里。
- 品字泉
- 在渭源縣城南鳥鼠山上。
- 首陽山
- 在渭源縣東南蓮峰鄉(xiāng)享堂溝村。
- 伯夷叔齊墓
- 在首陽山腰。
- 首陽山辨碑
- 在渭源縣城南約15公里的連峰山五臺下的山溝里。
隴西縣
- 威遠樓
- 在隴西縣城內(nèi)十字街中心。
- 保昌樓
- 在隴西縣南安鄉(xiāng)火焰山峴口臺地上。
通渭縣
- 戰(zhàn)國秦長城遺址
- 李家坪宋通渭寨、雞川城遺址
漳縣
- 汪氏家族墓群
- 在漳縣城東南2公里的徐家坪。
- 貴清山
- 在漳縣城南35公里。
- 南谷瀑布
- 在漳縣城南約40公里。
臨洮縣
- 馬家窯遺址*
- 在臨洮縣城南10公里洮河西岸。
張掖市
甘州區(qū)
- 鼓樓
- 在市中心。
- 萬壽寺木塔
- 在市區(qū)內(nèi)。
- 山西會館
- 在市區(qū)南街。
- 西來寺
- 在市內(nèi)西南隅。
- 大佛寺
- 在市內(nèi)西南隅。
- 提督府
- 在城內(nèi)西北隅。
- 黑水國漢墓群
- 在市區(qū)西北15公里。
- 黑水國城堡遺址
- 在市區(qū)西北約15公里漢墓群中。
- 東古城城樓
- 在市區(qū)東20公里古城村。
民樂縣
- 八卦營墓群
- 在民樂縣城東南15公里。
- 元通寺塔
- 在民樂縣城北25公里六壩城堡內(nèi)。
山丹縣
- 焉支山
- 在山丹縣城東南50公里。
- 峽口明長城
- 在山丹縣城東35公里金川峽谷。
臨澤縣
- 黃家灣漢墓群
高臺縣
- 許三灣城堡故址
- 在高臺縣城西南約30公里的戈壁茺漠里。
- 高臺烈士陵園
- 在高臺縣城東南1公里。
- 駱駝城故址
- 在高臺縣城西南22公里戈壁灘上。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 文殊山
- 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西北部。
- 文殊山石窟
- 在文殊山山谷中。
- 千佛洞
- 在文殊山前山里。
- 馬蹄寺石窟
- 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河西岸。
- 北馬蹄寺石窟
- 馬蹄寺石窟的組成部分之一。
- 金塔寺石窟
- 在馬蹄寺石窟。
- 卯來泉城
- 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城西北約150公里的堡子灘。
- 明海城故址
- 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城北80公里戈壁灘。
- 皇城故址
- 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城東南的皇城鄉(xiāng)。
慶陽市
西峰區(qū)
- 肖金磚塔
- 在南18公里的肖金鎮(zhèn)。
- 北石窟寺*
- 在西南25公里寺溝川蒲、茹兩河交匯處東岸。
慶城縣
- 普照寺大殿
- 在縣城內(nèi)。
- 慈云寺女真文鐵鐘
- 在城內(nèi)鐘樓巷慈云寺。
- 傅介子墓
- 在城關鎮(zhèn)。
- 萬山寺石窟
- 在大黑河東岸右窟洼。
鎮(zhèn)原縣
- 王符墓
- 在鎮(zhèn)原縣城北山上。
- 石空寺石窟
- 在鎮(zhèn)原縣城東3公里茹河南岸。
- 玉山寺石窟
- 在鎮(zhèn)原縣城東約40公里的茹河北岸。
合水縣
- 黃河古象化石出土地
- 在合水縣城西北8公里馬蓮河西岸。
- 蓮花寺石窟
- 在合水縣城東北約90公里的蓮花寺村。
- 保全寺石窟
- 在合水縣城東北約110公里的保全寺村。
- 塔兒灣石塔
- 在合水縣城東北約100公里的子午嶺林區(qū)苗村河北岸。
華池縣
- 雙塔寺造像塔
- 在華池縣城東60公里王臺村東側(cè)山腰。
- 東華池塔
- 在華池縣城東北約60公里東華池半山腰間。
- 二將城
- 在華池縣山莊鄉(xiāng)葫蘆河上游二將川南岸。
環(huán)縣
- 環(huán)縣塔
- 在環(huán)縣城北1公里、環(huán)江東岸第二級階地上。
寧縣
- 普照寺貞元銅鐘
- 在寧縣博物館內(nèi)。
- 輯寧樓
- 在寧縣城內(nèi)。
- 湘樂磚塔
- 在寧縣城東約30公里的湘樂鄉(xiāng)西北角。
- 政平張家書房
- 在寧縣城南約32公里的堡子山上。
- 政平磚塔
- 在寧縣城南30公里、古城垣東側(cè)政平鎮(zhèn)。
- 塔兒莊磚塔
- 在寧縣城西110公里的盤克鄉(xiāng)子午嶺上。
正寧縣
- 趙氏石坊
- 在正寧縣城西南30公里羅川古城內(nèi)。
隴南市
成縣
- 杜甫草堂
- 在成縣縣城東南4公里的鳳凰山下飛龍峽口右側(cè)。
- 飛龍峽
- 在成縣縣城東南4公里。
- 西峽頌摩崖
- 在成縣縣城西10公里魚竅峽中天井山下。
- 雞頭山
- 在成縣縣城西南約5公里。
禮縣
- 趙世延家廟碑
- 在禮縣城南0.5公里。
- 王仁裕神道碑
- 在禮縣城西南15公里的斬龍村。
- 祁山堡褚葛亮廟
- 在禮縣城東20公里漢水源頭。
康縣
平洛鎮(zhèn):明月山
平洛鎮(zhèn)團莊村:漢墓群
云臺鄉(xiāng):“云臺晚照”為康縣十景之一。
武都區(qū)
- 萬象洞
- 在原武都縣城南15公里白龍江畔楊虎村半山腰間。
- 廣嚴院
- 在原武都縣城東30公里的柏林村。
文縣
- 文昌樓
- 在文縣縣城東南所城城墻遺址上。
- 文縣天池
- 在文縣縣城北100公里的天魏山上。
兩當縣
- 香泉寺
- 在兩當縣城北郊。
宕昌縣
- 鄧鄧橋棧道
- 在宕昌縣城東南約30公里鄧鄧橋村。
- 哈達鋪紀念館
- 在宕昌縣城西31公里。
西和縣
- 法鏡寺石窟
- 在西和縣城北12公里的石堡村。
- 八峰崖石窟
- 在西和縣城南約35公里的石峽鄉(xiāng)。
- 仇池國故址
- 在西和縣城南60公里仇池山上。
徽縣
- 吳玠墓
- 在徽縣城東北的吳山。
- 白水路記摩崖石刻
- 在徽縣城南28公里的王家河村。
甘南藏族自治州
合作市
- 清康熙二十年(1683年)建黑錯寺院
臨潭縣
石門鄉(xiāng):石門峽風景區(qū),“石門金鎖”為洮州景之一。
陳旗鄉(xiāng):閻家寺
卓尼縣
- 肋巴佛烈士紀念亭
- 在卓尼縣城東南1公里的古牙車山腰。
舟曲縣
- 翠峰山寺廟
- 在舟曲縣城北雷古山前一兀峰頂上。
迭部縣
- 臘子口戰(zhàn)役遺址
- 在迭部縣城東北約120公里的迭山。
瑪曲縣
阿萬倉鄉(xiāng):吐蕃贊普赤都松督軍邑址、吐蕃東北道元帥葛伊希達吉邑址、灑爾瑪貢巴(寺)
齊哈瑪鄉(xiāng):扎西曲合郎貢巴(寺)
夏河縣
- 拉卜楞寺*
- 在夏河縣城西1公里。
- 拉康
- 拉卜楞之壽禧寺。
- 扎倉
- 拉卜楞寺扎倉。
- 囊欠
- 活佛住所及辦公處。
- 八角城
- 在夏河城北約30公里。
- 達久灘
- 在夏河縣城南約60公里。
- 達力加翠湖
- 在夏河縣城北約60公里的達力加山。
碌曲縣
- 郎木寺
- 在碌曲縣郎木寺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