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林州市
工匠之鄉(xiāng)—建筑業(yè)歷史悠久,工匠眾多。
古名隆慮,以西鄰隆慮山,古為林州得名。西漢置隆慮縣(治今城關鎮(zhèn)偏北),屬河內(nèi)郡。東漢延平元年(106年)因避殤帝劉隆諱,改名林慮縣,屬魏郡。三國屬朝歌郡。晉屬汲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并入鄴。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復置。北周置林慮郡。隋開皇三年(583年)林慮郡廢。金置林州。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降州為縣,憲宗二年(1252年)復州,至元二年(1265年)復降為縣,四年復州。屬彰德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復為縣,屬彰德府。清因之。1913年屬豫北道。1983年屬安陽市。1994年改置林州市(縣級)。
-
郵編:456450
區(qū)號:0372
1969年7月6日,林縣人民建成紅旗渠。圖為懸崖風餐露宿的建渠工人。
昔日要翻山越嶺取水的農(nóng)民,可以到渠邊洗衣了。
1964年建成的紅旗渠總干渠。
平原省林縣為了節(jié)省農(nóng)村婦女的勞動力,擴大生產(chǎn),舉辦了縫紉機訓練班,由該縣各村選派婦女參加學習。第一期45名學員已于3月21日畢業(yè)。她們將分別回到原村,以機器來代替從前村中婦女們的手工縫紉工作,使大部婦女的勞動力可投向農(nóng)業(yè)和其它副業(yè)生產(chǎn)。圖為訓練班的學員在向技師學習縫紉機的操作方法。(1952年)
林縣的農(nóng)村體育運動(1952年)
平原省林縣的農(nóng)民們,結(jié)合生產(chǎn)勞動,廣泛開展體育運動。圖為該縣下申街村的農(nóng)民在比賽籃球。
林縣李家莊婦女籃球隊的隊員們整隊往球場參加比賽。
林縣下申街村農(nóng)民的集體早操。
“球過來了,趕快打過去”林縣李家莊婦女排球隊在練球。
把漳河水引上太行山(1965年)
河南省林縣人民在太行山上修起一條人造河,成功地從鄰縣—山西省引來了漳河水。紅旗渠落成那天,林縣人民從四面八方趕到總干渠分水閘工地,參加慶祝盛典。
渠水通過泄水閘時形成的人工飛瀑。
紅旗渠總干渠。
在水利建設工程中作出過許多貢獻的農(nóng)民水利技術(shù)員路銀。
渠水將要通過的山洞之一—青年洞,它是人工開鑿的,全長六百一十六米。
渠水經(jīng)過小河時,建筑了空心壩,壩上淌河水,渠水從壩心通過。
渠上的大渡槽。
總干渠完成后,繼續(xù)修建配套工程。
渠水下了山,大片旱地變成了水澆田。紅旗渠兩岸的社員正加緊管理農(nóng)田,爭取今年更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