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樂都區(qū)
瓜果之鄉(xiāng)
漢未置縣時稱落都或洛都,系羌語音譯。十六國時后涼呂光置郡(約在公元386一390年),雅化為樂都,沿用至今。古為羌地。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置碾伯縣。1929年建省后,碾伯縣復(fù)名樂都縣,1979年劃歸海東地區(qū)。
2013年,撤銷樂都縣,設(shè)立樂都區(qū)。
-
郵編:810700
區(qū)號:0972
人形彩陶壺,1974年柳灣遺址出土。通高34厘米。在彩陶壺的頸和上腹部塑出裸體人像,乳房和性器官突出,為女性人體。但也有人認(rèn)為是男女合體。
馬家窯文化 蛙紋彩陶壺。1976年樂都縣出土。
馬廠式菱形罐(馬廠文化,出土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